宝宝不吃,通常是妈妈最头痛的问题之一,生怕宝宝缺乏某些营养素长不高、长不壮,其实,只要是非病理性的厌奶行为,通常都是暂时性的生理反应,原因可能与宝宝注意力被转移或环境有关,建议妈妈先不急着担心,并改以尝试用调整环境或改变喂食习惯的方法来应对这个过渡时期。
了解厌奶原因1.分心是对环境的好奇宝宝第一次出现厌奶的行为,一般发生于月龄4个月左右,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肌肉相较于前3个月更有力量,他们的脖子因为开始比较有力气,会喜欢转头四处张望,而视野的开阔也让他们对环境有着更多的好奇,因此喝奶时,不专心的情况就比较常见,有时环境中的声光刺激较大(例如:电视声音),宝宝可能就更不容易专注在喝奶上。
2.对大人的食物感兴趣宝宝第一次出现厌奶的时间约4个月时,第二个经常发生的年龄是1岁左右,在这两个阶段,宝宝会对大人的食物感兴趣,或想模仿大人、跟爸妈吃一样的食物,导致习以为常的奶水就会暂时失去吸引力。
3.长牙不舒服长牙是身体的自然现象,在长牙阶段宝宝通常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受,并且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父母有时不容易发现宝宝的不舒服是来自长牙,但如果仔细观察,妈妈就可以判断宝宝是否是因为正在适应长牙而厌奶,如果是这种情况,厌奶的情况应该会随着宝宝逐渐适应长牙的生理状况而好转。
厌奶特征宝宝相比平常喝奶的量减少、吮吸的时间减少,或者无论怎么安抚都不愿再多喝一口奶,并持续数天到2个礼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宝宝可能正进入厌奶期。厌奶阶段是大多数宝宝都可能出现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父母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活动力、精神与睡眠状况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只是食欲减退,其他都正常,就不用太紧张,只要稍微掌握应对技巧,就不至于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应对宝宝厌奶的技巧1.单纯的饮食环境
给宝宝喂奶时,尽量避免在干扰较多的地方(比如客厅),建议妈妈在宝宝出生之后,就让他习惯在固定的位置安静喝奶,避免多余的干扰。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宝宝分心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可以培养他定点饮食的好习惯,避免日后开始学习吃饭时,发生追着宝宝喂食的情况。
2.顺势添加或变化副食品宝宝4~6个月或约1岁时,刚好都是面临转换食物的阶段(从流质食物到半流质食物、从半流质食物到固体食物),这时建议妈妈在为宝宝添加副食品上,有更多菜色的选择,引起宝宝的食欲。
副食品添加技巧4~6个月:此时妈妈可以将一天饮食中的两餐,改为米精或食物泥搭配奶水用杯子或汤匙喂食,让宝宝有不同的口腔内触觉刺激与新的味觉体验,增加宝宝饮食的乐趣或引发兴趣。
1岁:这个期间的宝宝好动又好玩,喜欢尝试新事物,奶类要从主要食物退居为辅助角色,这个时期,若是宝宝厌奶,建议妈妈们可以增加副食品的花样,透过食物的色泽、形状来吸引宝宝的注意,但是得注意一定要营养均衡。
3.少量多餐若是宝宝厌食的原因是因为长牙或贪玩,爸爸妈妈可以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让宝宝轻松进食。在宝宝年纪还小的时侯,让宝宝喜欢吃饭、乐于进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千万不能因为宝宝不吃而对他发脾气,让宝宝对吃饭的情境有不愉快的体验或联想,以后可能会让他对吃饭这件事心生抗拒。所以当孩子不吃时,家长要避免强迫或高压喂食,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反而容易提高宝宝的接受度。
4.愉快的用餐气氛无论是大人或小孩,用餐时,若情绪不好,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状况,而年纪尚小的宝宝对大人情绪的感受特别强烈,因此若妈妈在喂食时,情绪常常处于低气压,宝宝就会觉得喝奶或吃饭不好玩,因而排斥这样的喂食,建议家长在喂宝宝喝奶或吃饭时,用心营造愉快的用餐气氛,让孩子在好心情的影响下,对食物有比较高的接纳度。
5.更换不同的奶嘴当宝宝越来越大时,原本小圆孔的奶嘴孔,可能因为流速太慢让宝宝不耐烦、不愿多吸,此时妈咪可尝试替换十字孔的奶嘴,不但孔径较大,也比较能配合宝宝不同的吸吮节奏。
6.为宝宝按摩按摩对婴儿有许多的好处,不但能提供安抚,还能藉由触觉刺激,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宝宝若因为长牙出现厌食行为,妈妈可以为他进行口腔按摩,以纱布巾温柔按摩牙床或以干净双手轻轻按压口腔外部,可以舒缓孩子长牙的不适;腹部的按摩,也可以帮助食物的顺利消化,让宝宝因为感觉饥饿而更愿意进食。
7.把握半睡半醒时间吸吮能力是婴儿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宝宝出现厌食行为时,建议父母可以把握在孩子半睡半醒的时间喂食,宝宝比较不会有太多的抗拒。哺乳妈妈观察饮食一般情况下妈妈亲喂母奶,宝宝发生厌食的情况通常比较轻微,因为喂母乳时,妈妈与宝宝之间的亲密感无可取代,宝宝就算厌奶,也还是喜欢依着妈妈吸吮乳房,比较不会有拒绝喂食的情况发生。但是由于母乳的口感会随着妈妈每天的不同饮食而有变化,因此,若妈妈某餐吃了宝宝不喜欢的食物而影响奶水口味时(例如:味道较重的辣椒),很可能会出现宝宝该餐喝的较少的情况,这时,就要妈妈悉心观察,了解宝宝不爱的食物种类,并酌量食用,以减少影响宝宝的食欲。
不拘泥哺乳姿势1~2个月的母乳宝宝通常不太会有厌奶的情况发生,但如果发现新生儿有厌奶的状况,提醒妈妈除了优先排除生病的可能之外,要留意喂奶姿势是否让宝宝不舒服或不好吸吮,建议妈妈不用执着于特定的喂母奶姿势(例如:橄榄球抱姿或摇篮抱姿等),只要采取让自己轻松、宝宝舒服的姿势哺喂即可。
循序渐进调整无法供应母奶时,宝宝的主要奶类来源是配方奶粉,1岁前,若宝宝有厌奶状况,建议不需急着以更换奶粉来做应,应先以调整环境、添加副食品和改变喂食方法为优先,若真的需要更换奶粉厂牌,也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以半匙、一匙的逐步添加方式让宝宝慢慢适应。1岁之后,除了选择成长奶粉之外,豆浆和鲜奶也都可以让宝宝尝试。
帮助练习运用口腔肌肉宝宝1岁之后,能吃的食物种类增加,奶类虽然已非主要营养的摄取来源,但是奶类食物并不需要舍弃,尤其是母乳,因为宝宝的牙齿还没长齐,对固体食物的选择性还是有些局限,奶类可以是很好的营养补充来源,此外,为了让宝宝的咀嚼能力在1岁之后逐渐成熟,建议爸爸妈妈在宝宝6个月之后,就要持续让宝宝接触奶类之外的天然食物,以训练孩子的口腔肌肉,练习咀嚼,否则若错过这个练习,可能导致1岁后宝宝还是只习惯喝流质食物,并因为口腔肌肉无力而拒绝固体食物,反而造成爸妈的困扰。开始食用副食品,让宝宝的口腔肌肉得以有机会学习运用与熟悉,此举不但对咀嚼食物有帮助,对于口语的发展也十分重要。
病理性厌食需即时就医宝宝的厌食行为,有时候是一阵一阵的,此时,父母可以对照宝宝的生长曲线,若身高体重都在平均值之内,则无需过于担心,可积极用技巧来缓解状况,但若数值呈现落后,或厌食的情况伴随精神状况与活动力不佳,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厌奶,需即时就医,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忙。当宝宝因为生病而导致厌奶时,爸爸妈妈的耐心与体谅可以给宝宝很大的安慰,千万不要因为担心而强迫喂食,造成宝宝额外的痛苦。
点击页面底部我要培训
收获更多惊喜哟~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