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出生时,其实我最关心的不是宝宝是男是女,而是宝宝是否健康,有没有缺胳膊少腿,有没有什么疾病,哭了没有......我相信很多妈妈跟我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宝宝平安健康的出生才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世事无常”,有时候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情,也会让我们提心吊胆,特别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可要引起重视了。
1、语言
5-6个月,孩子语言能力开始发育,会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7-8个月,开始模仿大人说话,当妈妈跟孩子说话时,孩子也会跟着“啊”来回应。
10-35的年龄,如果对裑/髙/不/满,想建/康/長/髙三到八厘米,矀/欣/:
1岁,孩子基本上会说几个词。
1岁半,会说有意义的词。
2岁,可以说出简单的句子。
3-5岁,能跟大人说话交流。
如果妈妈在孩子2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3-5岁只能说几个词,说话断断续续,不清不楚,这个时候,医院检查。
提示:颅脑损伤、智力落后、听力障碍、情绪困扰等会导致孩子发育迟缓。妈医院检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妈妈们要知道,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运动
3个月,宝宝可以抬头。
4个月,宝宝开始会翻身。
7个月,宝宝可以独坐。
8个月,宝宝会爬行。
10个月,宝宝会扶站。
1岁,宝宝会走路。
如果妈妈发现孩子到了一定月龄还没有上述现象,就医院诊断。一般通过康复训练,孩子是可以和同龄人一样的。
提示:早产儿、病理性黄疸、营养不良的宝宝更是发育迟缓。
3、体格
4-8月:宝宝的出牙期,一般是一对对长出来,每4个月会长出4颗乳牙。
如果10个月仍没有长乳牙,就需要及时查明是否缺钙或者其他因素引起。
如果妈妈发现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全部低于同龄人,说明孩子出现全面发育迟缓,比如体重低下,生长迟缓、过于消瘦,这时候需要进一步检查孩子脑部神经以及内分泌。
提示:有些孩子会出现出牙紊乱,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
另外,如果新生儿在一个月的时候有这些现象,说明也有很大可能是发育迟缓。
不会吮吸,吃奶慢;
强光照射不眨眼;
视线不会跟着物体移动;
四肢僵硬,动作很少;
对剧烈的声音没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