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扮孩子只是取悦了自己

打扮孩子只是取悦了自己?

快别这么想了!

对于“穿小孩”这件事,我都能想到你们会说啥:

“小孩穿衣舒服最重要,不用讲究美不美,眨眼他们就长大了!”

呵呵,你真要让你的孩子这么长大吗?

▲夹克KateMack;打底裤MarMarCopenhagen;靴子Elephantito

“穿小孩”

“穿小孩”这件事

事关重大!

何为“穿小孩”?

“穿小孩”:

一词来源于一本叫《东京人,你为什麼有时间穿小孩?》的书。

书里讲述在日本,人人都是设计师,美学存在于每天日常的生活里。“有质感的生活、自由、养小孩”,这一切融合得天衣无缝。

父母和孩子每日都穿得完整、细致、和谐、考究,这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于是,“穿小孩”就成了为人父母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流行开来。

如果你衣品不高,审美不够,重视不强。那就要注意了,孩子未来的生活品质与你目前对待他们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不要放弃努力,一起来“穿小孩”!

▲雨披Rockin’Baby;条纹衫émileetIda;打底裤SoftGallery;高帮鞋Skechers

中国父母养育孩子的态度就两点:

“吃饱穿暖”和“好好学习”。

社会大环境的审美教育滞后,审美能力低下。

会持家,是充满智慧的好妈妈必须具备的“美德”。由于我妈妈的这种美德,我小时候一直在穿别人家孩子剩下来的衣服。好容易买两身吧,也得往大了买,誓要穿它个几年才罢休。

妈妈常常给我逼逼她当年的那句老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今买衣服已经不是个事儿了。但是父母对我们从小的教育,使得我们对待孩子穿衣打扮这件事上的态度,却一直没有端正过。

“穿衣打扮”这事儿,父母特别容易敏感,它似乎一直和“好好学习”是天敌。可了笑,如果以为,只有课本知识才是学习,那就太可怕了。如今多少姐妹长大了,终于可以给自己买衣服了,却根本没有挑选的眼光和搭配的意识,加之内心总有一种不配穿好衣服的心理作祟,结果总是买些便宜、守旧、或者跟风流行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鬼,莫名其妙练就了一身走哪总能挑出最难看的衣服往身上挂的本事。在美的道路上又自卑又辛苦。

这些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自己难看自己又看不到,恶心的是别人。但真正要命的是:我们的潜意识里,遇到想要的东西不敢争取,遇到美好的事物只敢远观,遇到该断舍离的时候没有意识,遇到生活中的小确幸而毫无感知......这些和从小没有接受审美教育息息相关。

▲夹克JoJoMamanBébé;衬衫Barque;裤子KapitalK;运动鞋Plae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木心

蔡元培先生提出过教育有五大维度:除德智体这三大教育维度之外,还有审美教育和世界观教育这两大维度。在蔡先生眼里,审美教育维度是最重要的,他甚至将审美教育这一维度上升到了宗教的高度。可惜,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已经没有了审美教育和世界观教育。不过,只要这个民族还在爱美,这个民族就有希望。

一个人,只有拥有审美的能力,能够感知美、欣赏美、享受美,才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德风范。

在一个没有美感的环境里长大,我们的孩子怎么能心灵高贵、举止优雅、浑身散发美好气息?没有感知美好的能力,孩子将会丧失多少人生乐趣,又谈何热爱生活、获得幸福?审美关乎人类的素质、生存的质量。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钱、权、地位统统都救不了。

▲夹克和毛衣SoftGallery;打底裤和帽子BangBangCopenhagen;高帮鞋Skechers;夹克SoftGallery;裙子BangBangCopenhagen;紧身裤DandyStar;雨靴OilWater;

围巾PeppercornKids

“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

———蔡元培

我们的生活,务实粗糙。客厅是土豪的,书房是寒酸的,每天都在热衷于炒股、投资、成功学以及各类鸡汤和八卦。

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孩子的起跑线已经提前到胎儿期,幼儿园要比识字量,小学要上奥数班,二十年的悬梁刺股都是为了立竿见影地收获一个大学文凭,选择一个热门专业,找上一个挣钱工作。

我们的旅游,走马观花。即使现在中国父母已经富有到可以带孩子到世界任何地方去看看,却只停留在拍照留念的层面,那些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不是不想看,而是看不懂。

我们的娱乐,喧闹庸俗。电视上满是光头强、二人转、婆媳大战、娱乐八卦,笑过追过便再无收获。

我们的艺术,讲究速成。绘画、乐器、书法都以得奖牌拿证书为目标。

我们的阅读,浅尝辄止。朋友圈成了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泛滥着谣言、微商和鸡汤,却鲜少有人阅读经典。

▲夹克Appaman;连衣裙BangBangCopenhagen;护腿PeppercornKids;鞋子Akid

孩子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衣裳、面貌、心灵、思想。

———契诃夫

和大人相比,其实孩子才更值得体验有品质感的生活,这不仅关系到美育,更是教会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不要认为只有你当妈妈的才配穿价值不菲的衣裳。穿衣是建立孩子自信的第一步,如果让孩子觉得穿衣这件事儿就是随便将就,那就等于是教孩子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

没错,衣服、用品和玩具再美,也总有一天会被丢掉,但这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却会浸润孩子的内心,伴随终生。

虽然我身边有很多声音依然在说:孩子的衣服穿不了多长时间,何必买这么好、这么多?但我还是坚持我的做法。这不是虚荣,也不是浪费。哪怕孩子还小,他也一定能从别人喜爱、欣赏、赞美的态度中感觉到自己是美好的、值得好好对待的。

▲雨衣OilWater;连衣裙OaksofAcorn;紧身裤BangBangCopenhagen;

腰包SoftGallery;系带鞋Converse

在幼儿时期进行着装的美学教育,

关系到他这辈子的气质和审美。

着装是一种综合艺术,色彩、线条、结构等对儿童的行为、心理有很大影响,着装也可以说是成人对儿童早期审美教育的一种物化行为,这种教育和引导从儿童的视觉渴望那一刻开始,伴随孩子一生。

服装是一种文化,孩子一出生,父母就给了他们这种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服装色彩和服装美的理解逐渐成型。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着装的美学教育关系到他这辈子的气质和审美。

3至5岁的孩子,对色彩的认识逐渐成熟,这是培养儿童对色彩感觉、形状认知、衣物贴身感受的时期。当孩子具有一定行为能力时,服装的装饰和款式逐渐让他们在穿衣行为中获得知识积累,不断加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这是文明的标志。

▲夹克AndyEvan;迷彩帽衫K-Way;裤子Appaman;运动鞋Plae

夹克Puma;裤子和衬衫émileetIda;运动鞋Converse

“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

孩子审美敏感期发生在2.5到5岁之间,他们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女孩子会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这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耐心地了解孩子的心思,尊重孩子追求美的行为,呵护孩子安然度过这个阶段,才能帮孩子奠定美的意识基础。

孩子小的时候,要帮他们选择美丽得体的衣服、精美有益的玩具、品质良好的生活用品、印刷精良的经典绘本。美好的东西对孩子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只要给孩子提供相应的环境,接触各种美好事物的机会,他们都能感知并默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培养孩子一项跟美有关而跟利益无关的爱好吧。不为考级拿证、不为升学加分、不为增加收入,就是为了美美的度过生活的每一刻。这些会慢慢渗透,成为孩子精神的共鸣,灵魂的回应,心灵的寄托。即使他们终有一天要面对粗糙平庸的世俗生活,依然会因闪光的心灵把生活过的精彩而充满希望。

▲牛仔夹克SoftGallery;格子外套KapitalK;帽衫TeaCollection;裤子émileetIda;

帽子SomedaySoon

无论身处何处都不要放弃对美的追求、拥有把生活过得细致美好的能力的父母,才是审美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我在孩子使用任何生活用品问题上,从未放弃“讲究”二字。穿衣搭配,我从不妥协的对他格外“讲究”。因为“我所坚持的生活美学,就是把用心生活当成自己的全部事业,用极致的生活仪式感愉悦着自己,也提醒着自己生活细节有多重要。”这就是我想教给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

海明威说过:“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如果孩子有幸在年幼时接触过美好的事物,那么,无论他们此后一生去到哪里,经历什么,美好都会与之同在。温暖内心,赋予力量,治愈伤痛,重拾希望。

审美能力,是孩子一辈子的教养,是你送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

▲头套MalibuSugar;雨披GardnerandtheGang;运动衫DandyStar;裙子Molo;雨靴Elephantito

漂亮衣服!

宝贝,你值得拥有!

逼逼这么多,就是要告诉自己:

秋冬新款又来了,我要去买买买了!!!

图片拍摄

?Earnshaw’s

搭配:JessicaZindren

造型:AlfredLester/Utopia.

退役资深时装编辑,

在家给一枚潮宝当了老妈子。

在给儿子担任时装后勤的路上越走越远,

现在致力于给所有的宝宝做幕后时装助理,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人人都是时装精。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本妞联系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guoyao.com/zonshu/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