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咬东西
当宝宝要出牙时,牙龈的麻痒感会让宝宝特别喜欢咬东西。哺乳时会咬奶头,平常会吃手指等等。这个时候,给宝宝一个安全能咬的牙胶是很有必要的。宝宝使用牙胶,可以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牙龈黏膜顺利萌出。
2、流口水
宝宝在出牙的时候,会刺激三叉神经,造成唾液大量分泌。而此时的宝宝是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的,再加上嘴巴小,口腔浅,唾液往往就流出来了。
确实,长牙的早晚是衡量宝宝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宝宝应该在半岁左右会长出第一颗乳牙,在2岁半的时候,全部20颗乳牙生长完毕。而长牙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最先长出的是应该是下方的两颗门牙,然后是上方的门牙,犬牙和磨牙等等。乳牙萌出的颗数有一个科学的计算公式:“宝宝的月龄减去4~6”。比如8个月的宝宝就是:8-(4~6)=4~2,也就是八个月宝宝的应该出牙4至2颗。
当然每个宝宝肯定是不同的,母亲的母乳不同,宝宝的身体状况不同,出牙时间也会有早晚的区别。通常女宝宝比男宝宝出牙早,营养好、体重重的宝宝比营养差体重轻的宝宝出牙早,南方温热地区的宝宝比北方寒冷地区的宝宝出牙早。
1、遗传、发育等多种因素
根据儿科专家给出的数据,出牙早的宝宝在4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出牙了。而出牙晚的宝宝又到10个月才出牙的。虽然这个差异有半年之久,但在这个区间内出牙,都算正常。在这个时期出牙的早晚,和缺不缺钙关系不大,主要是遗传和发育好坏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特别提醒:宝宝年龄超过1岁,还没有萌出第1颗牙,或者长牙顺序不对,不长门牙先长磨牙的,再或者年龄超过3岁乳牙还没有全部萌出的,就需要去正规的意愿检查一下原因了。另外,宝宝的乳牙一般都是两颗两颗的萌出,也会有一颗一颗蒙城的情况。但如果本应该成对萌出的乳牙,长出一颗后,另外一颗迟迟不长,医院检查一下。
2、季节影响出牙
在秋冬季节出生的宝宝,出牙会晚一些。因为天气冷,妈妈比较少带宝宝出门活动,日晒不足,就容易导致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令长牙迟缓。专家建议,妈妈们在这段时期适当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和帮助钙质的吸收。
3、妈妈孕期钙质摄入要充足
妈妈如果在孕期缺钙,是会影响肚子里胎儿的乳牙、恒牙的钙化和骨骼发育的。孕妈在妊娠的全过程里,都需要补钙,孕晚期则特别重要,需求量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在孕晚期的时候,妈妈身体里钙质的储存量将增加,而胎儿的骨骼在加速钙化,胎儿体内的钙质有一半以上是在怀孕最后两个月储存的,所以孕晚期妈妈们需要增加补钙量。
4、辅食要按计划添加
我们一直说,在宝宝6个月之后,就该添加辅食了。单单母乳或奶粉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了。及时添加辅食,也是乳牙萌出的重要保障。按月龄者却选择和添加,为宝宝出牙提供必要的营养,还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加快口腔血液循环,促进牙齿发育。辅食添加的顺序也必须由软到硬,由细到粗。
A、有些妈妈也会问,宝宝最早什么时候能吃辅食。一定添加的话,在4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喝鲜榨果汁了。必须是新鲜水果,0添加的原汁。
B、适合的添加时间是在6个月,以泥糊状的辅食为主。主要锻炼宝宝的吞咽和舌头前后移动的能力。顺序也是从稀糊状慢慢变化为浓糊状。像米糊,土豆泥、蛋黄糊等等。
C、在宝宝9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有一定的转变了,可以尝试一些软质的食物了。主要锻炼宝宝舌头的上下活动,使用舌头和上颚碾碎食物的能力。像面片汤,麦片粥,虾泥、果泥等。
D、当宝宝的月龄成长到10~12个月时,就可以选择一些需要牙床磨碎的食物了。主要锻炼宝宝舌头左右活动和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如豆腐、苹果薄片、馒头薄片等等。
1、出牙晚别随意补钙
有些家长发现宝宝10个月还没有出牙,就着急了,认为孩子缺钙。各种鱼肝油、钙片钙粉、甚至注射钙剂,这样做并不一定正确,反而还有可能害了宝宝。一股脑儿的给宝宝补钙,可能会让宝宝的身体出现厌食、恶心、多汗、便秘、浮肿、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有高钙尿症。正所谓物极必反,过量补钙还会限制大脑发育。血钙浓度过高,还将影响视力和心脏功能,沉积在血管壁上还会造成血管硬化。
特别提示:宝宝即使到10个月都还没有萌出牙,也不要过于焦急,补钙产品更是不要滥用。只要合理且即使地添加各种辅食,带宝宝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到1岁时还没有出牙,再去咨询医生。
2、出牙期,不建议使用奶嘴
安抚奶嘴是个好东西,可以大大减轻家长带娃的辛苦。但是,如果滥用,会导致宝宝对安抚奶嘴“过度沉迷”。在出牙期使用,会造成宝宝牙齿长得不齐,甚至颌骨畸形。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北京最大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