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智力发育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爸爸妈妈们在每个时期对宝宝的智力发育都要仔细观察,因为每个时期婴儿智力发育的情况都不一样。
婴儿智力发育各时期有哪些表现
1个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片刻(2秒)。精细动作:触碰手掌,他会紧握拳头。适应能力:眼球会跟红球过中线(稍有移动即可)、听到声音有反应。语言:自己会发出细小声音。社交行为:眼睛跟踪走动的人。
2个月
大运动:拉着手腕可以坐起、头可竖直短时(5秒)。
精细动作:俯卧时头可抬离床面、拨浪鼓在手中留握片刻。
适应能力:立刻注意大玩具。
语言:能发出a、o、e等元音。
社交行为:逗引时有反应。
3个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45度、抱直时头稳。精细动作:两手可握在一起、拨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适应能力:眼睛跟红球可转度。语言:笑出声。社交行为:模样灵敏、见人会笑。
4个月
大运动:俯卧时可抬头90度、扶腋可站片刻。
精细动作:摇动并注视拨浪鼓。
适应能力:偶然注意小丸、找到声源。
语言:高声叫、咿呀作声。
社交行为:认亲人。
5个月
大运动:轻拉腕部即可坐起、独坐头身向前倾。精细动作:抓住近处玩具。适应能力: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语言:对人及物发声。社交行为:见食物兴奋。
6个月
大运动:俯卧翻身。
精细动作:会撕纸、把弄桌上积木。
适应能力: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玩具失落会找。
语言:叫名字转头。
社交行为:自喂饼干、如会找躲猫猫(手绢挡脸)人的脸。
7个月
大运动:独坐自如。精细动作:耙弄到小丸(直径约0.5公分)、自己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适应能力:积木换手、伸手够远处玩具。语言:发da—da、ma—ma无所指。社交行为:对镜有游戏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8个月
大运动:双手扶物可站立。
精细动作:拇指、无名指捏住小丸(直径:0.5cm),手中拿两个积木,并试图取第三块积木。
适应能力:持续用手追逐玩具、有意识的摇铃。
语言:模仿声音。
社交行为:懂得成人面部表情。
9个月大运动:会爬、拉双手会走。精细动作:拇指、食指捏住小丸。适应能力:从杯中取出积木(正方形,边长2cm)、积木对敲。语言:会欢迎、再见(手势)。社交行为:表示不要。10个月大运动:会拉住栏杆站起身、扶住栏杆可以走。精细动作:拇指、食指动作熟练。适应能力:拿掉扣住积木的杯子,并玩积木,找盒内的东西。语言:模仿发语声。社交行为:懂得常见物及名称、会表示。11个月大运动:扶物、蹲下取物,独站片刻。精细动作:打开包积木的纸。适应能力:积木放入杯中,模仿推玩具小车。语言:有意识的发一个字音。社交行为:模仿拍娃娃。12个月大运动:独自站立稳。牵一只手可以走。精细动作:试把小丸投入小瓶,全掌握笔留笔道。适应能力:盖瓶盖。语言:叫妈妈、爸爸有所指,向他/她要东西知道给。社交行为:穿衣知配合。
如何开发宝宝的智力?
宝宝的聪明与否并非完全是天生的,一部分是靠遗传基因,但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开发。生活中,爸爸妈妈怎样对宝宝的智力进行开发呢,试试下面的做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给宝宝更多爱
刚出生的婴儿,尤其是最早的几周和几个月里,极其缺乏安全感,迫切需要爱。对宝宝的哭闹有所反映并不会宠坏孩子,当哭闹时,妈妈可以通过抚摸和声音使宝宝平静下来,而不是任由宝宝继续哭泣。
如果每次都对宝宝的哭闹采取行动,会增加宝宝的信任感,并会感到强烈的自我尊重。宝宝知道自己的需要会得到满足,而不会感到紧张。如果长期得不到关心,宝宝在长大后可能会内向、孤僻。
跟宝宝多聊天
用最擅长的语言,使用尽可能多的词汇跟宝宝说话。妈妈的话语是宝宝最爱听的声音,当宝宝还是5个月大的胚胎时就一直在听了。尤其是短小欢快、节奏鲜明的儿歌,可以多念给宝宝听,可以帮助宝宝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信息。
决不要忽视孩子的学习能力,快而模糊的话是没用的,温和慈爱的声音才是最恰当的。如果在说话时做出夸张的表情,宝宝会更乐意交流。
多抚摸宝宝
抚摸不仅能开发宝宝的触觉能力,促进成长,还能传递母爱,让宝宝产生良好的情感和安全感,培养健康的心态,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抚摸是强有力的刺激和学习工具,对于让宝宝平静下来有很好的效果。
研究发现,接受按摩的早产儿比未接受按摩的早产儿成长得更快,更少焦虑,更早出院。喂养时,妈妈可以报紧宝宝,经常给予拥抱。沐浴后,为宝宝进行全身按摩。睡觉时,给宝宝唱歌或讲故事,并加以抚摸,享受与宝宝在一起的每一刻。
鼓励宝宝多模仿
宝宝对看妈妈的脸很有兴趣,从出生就开始不断的分析研究。可能会模仿微笑、皱眉等表情。妈妈要鼓励宝宝多多模仿。抱宝宝时保持大约20cm的距离,作鬼脸,如吐舌头,妈妈会发现宝宝也会吐出自己的舌头。
让宝宝体验多种环境
宝宝的体验越丰富多彩,大脑受到的刺激也就越多。妈妈要让宝宝体验多种不同的环境,例如外出散步,带宝宝到不同的地方,如超市、运动场和商业街,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事物与声音。
带宝宝到大千世界中看山水、识飞禽、认走兽,到博物馆、画展厅、名胜建筑、科技展览等处去长见识,引导宝宝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千万不要把宝宝放在电视机前几个小时,这样不但不会达到刺激的效果,还会对宝宝的眼睛造成伤害。
让宝宝探索
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宝宝智力开发的内在动力,应注意保护、引导和鼓励。宝宝需要更大的空间去自己发现和探索,妈妈只需要提供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就够了。如起居室地板上,将危险物品放到宝宝触碰不到的地方,盖上所有的插座盖板,把家具上所有的尖角垫好,提供安全恰当的玩具等。
和宝宝进行亲子阅读
太小的宝宝可能不理解故事的内容,但乐于倾听妈妈的声音和看鲜艳的图片。建议妈妈用有凹凸式图片或有触觉刺激感的互动绘本,向宝宝说明书内不同的纹理,让其抚摸并体会不同的感受。
让宝宝多听音乐
怀孕时,许多孕妈就开始用音乐进行胎教。音乐可提高大脑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一般来说,节奏连续的音乐是最好的。研究发现莫扎特的音乐能刺激以后用于数学的神经元。妈妈可以每天和宝宝一起唱儿歌、听音乐,这也是和宝宝共享乐趣的好方式。比如吃饭时可以选择舒缓的音乐营造平和的心情,玩耍时则选用欢快的音乐。
多陪宝宝玩耍
与宝宝玩耍可以帮助智力发育,宝宝在玩耍享受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妈妈可以用对比强烈的图片来帮助宝宝提高专心技巧与注意范围,可在宝宝研究图片的时候解释图片的颜色。
保证宝宝营养摄取
母乳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一种益于宝宝智力发育的名叫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母乳比牛乳含量高出10倍多。吃母乳长大的宝宝智商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宝宝要高。还有许多食物与营养素在适量摄取之后,能使宝宝变得聪明。
例如:深海鱼类、贝类、海带、亚麻子油、特级橄榄油、洋葱、姜等食物,都对宝宝大脑有好处。黄豆、红萝卜、菠菜、茼蒿、蒜头、薏米、芦荟等,也对大脑发育有益。
保证宝宝睡眠
新生宝宝每天应保证18-22小时睡眠,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应保证14-18小时睡眠。为宝宝创造安谧宁静的环境,可使大脑皮层及中枢神经处于最佳“受激”状态。相反,高强度的噪音环境,则使宝宝产生畏惧、急躁、恐慌的心理,影响睡眠质量。
让宝宝多运动
运动能开发右脑的潜在功能,培养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宝宝大脑的血液循环和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因此,平时生活中应多让宝宝锻炼钻、爬、滚、跳及活动双手等动作。
小编有话说:
有些宝宝智力发育有问题,但妈妈不一定能够及早发现,尤其是比较小的宝宝,更容易被忽视。老人们常常称赞那些不哭不闹,不给大人添麻烦的孩子为“乖”,殊不知这正是孩子行为障碍的表现之一。这种乖是因为他们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较差的表现。由于爸妈的误解,致使这些孩子在早期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所以早期观察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非常重要。
每个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眼中最可爱的天使,为了宝宝发育更聪明,爸妈不能偷懒哦,赶紧动起来,帮宝宝开发智力吧^_^
怀孕40周全程手册
提供孕期40周注意事项、胎儿发育指标、营养饮食及产检等内容,给您孕期科学指导,解答您孕期的各种疑问。
祝愿所有孕妈都能生出健康聪明的小宝宝^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