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与婴儿期
这一阶段是从胚胎自然的人到生下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人的过渡时期,也是人的意识建立、要形成意识活动统帅生命活动的过程。我们知道在胎儿期间是通过母亲和自然发生关系的,在新生儿到婴儿期这一阶段是真正建立人自身和大自然的联系,而这个联系要通过人们的运动、语言意识活动来完成它。接触的越多,联系的越广泛,人和大自然的同一性、整体性越受到强化。有些人小时候与外界接触少,大了以后就容易见不得世面。过去在农村,(现在虽然好多了,但也还有,在城市中也有这种情况)父母对小孩娇惯得不得了,什么也不让干,连出都不让出,怕出事,有时把男孩都养成和女孩性格差不多。所以在这一阶段关键是多和大自然接触,让小孩生活多样化,作为家长不能硬性规定给他什么东西,家长喜欢什么就给孩子什么东西,这都是偏差。应该广泛的生活,广泛的接触,小孩子运动思维、感觉思维一开始是自己形成的,但我们要培育它。可以尽早地培养他的形象思维,他的逻辑思维培育太早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形象思维就要受影响。现在好多家长盼子成龙,早教文化。历史上的“神童”长大后做出大的成绩来的,几乎没有。发育太早,他的形象思维、运动思维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建立起逻辑思维,这样好多应该有的正常活动就受到影响。在这一点上从气功科学、从整体方面来讲是很关键的东西。在讲意识活动时,讲到第一映象空间中的参照系基础没打牢固,要想进入第二映象空间基础在哪儿?而且意识对生命活动的统帅能力也就弱了。因为意识统帅生命活动的统帅能力弱了。因为意识统帅生命活动的关键是从第一映象空间通过参照系来发生作用的。如果参照系中第一映象空间的内容很少,对生命活动连接就不够了。所以这时要适当的多接触形象思维。
新生儿阶段不懂得分析事物,怎样更多接受人的信息?一个人发育成熟与否?发育快不快?本质如何?关键是人的社会性。在他不能接触人时,父母带着喜悦的心情抚摸婴儿,就把人的信息更多地加给他,这对婴儿按照人的性质健康发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一方面高兴地抚摸他,使健康的信息进去,气也进去了,人的信息量也进去了。有些孩子,父母生下以后就不管了,得不到父爱、母爱,大了以后孩子往往性情孤僻,冷漠,有很多怪脾气。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家长对小孩子要多善意地抚摸,除是一种信息的交换以外,还使小孩子产生一种身心愉悦的舒服感,能够开发他的生机,把生命力激发起来。这是新生儿、婴幼儿时期很关键的一项内容。此外,这期间做父母的应该经常给他发气,这对培育他的超常智能的接收能力有莫大的帮助,也就是使他的参照系中有超常智能的信息。现在一般的家长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人从生下来之后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按照常态智能这么偏着发展了,不是全方位的。
我们既要使孩子常态智能要有发展,同时还要加入超常智能的信息。给他一个东西,先让他摸摸气,看看气,再摸这东西,使脑子中从小就有分开的概念,从小加强这样的教育,参照系中有了气的概念,让他的智力发育不要走向常态智能的偏执,而打上超常智能的烙印。这一切都要通过成人的言行表现出来,所以成人不仅要注意道德规范、情绪的陶冶,还要注意常态智能和超常智能辩证的表述。这也给家长提出了气功生活化的任务。全家在一起经常组场就更加有意义,经常有了这样的信息超常智能的烙印就打上了。我在讲运用意识造形时讲过,“罗通扫北”时斩了他立了功的媳妇,唐太宗就不让他娶媳妇,罗家又怕绝了后,就娶了个丑媳妇。因为罗家都长得俊,丑媳妇到罗家一段时间也变俊了。可能就是气场的作用。他们家都是俊的,有长的漂亮的气场,她自己长得这么丑压抑感很大,一要强,一想漂亮就变漂亮了。婴幼儿自己虽然不懂得要漂亮、要好,可家长给他加上强意念,也可以解决问题。这么做就能把偏执从根本上动摇了,新的一代就变样了。
佛家说人偏执,根本无明,是从老辈子带下来的。其实根本无明说得对,从有了人类到现在就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懂得这个道理了就不叫无明了,这么一做把根本无明去掉了,偏执形不成了。为什么我到香港去把那个法师说得不信佛了?就是给他讲了好多类似这样的道理,把佛学的根本理论、根本立脚点给驳倒了。佛学是很深奥很系统的哲学思想,也有很强的生命科学在里面,但它的根本点是错误的。智能气功能讲清这些道理。现在有人给我几本书看,有美国珍妮写的《大预言》,其实就是超常智能,还有一本《死后复生的自由》,那些道理都是意元体的反应,什么“灵魂”根本就不对。把意元体的理论了解清楚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所以我们把意元体、混元气结合起来,那么优化生命论都解决了。从受精卵阶段,胚胎阶段及婴幼儿阶段搞好了,人的优化就有基础了,佛家所说的根本无明就解决了。所以这三个阶段是基础、根基。
治疗白癜风哪好白癜风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