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长高高,儿科医生大揭秘

宝宝长高的几个关键时期

胎儿期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胎内营养不良影响身高,孕期营养不良也会影响胎儿宫内发育。

专家提示:准妈妈的孕期营养吸收决定了宝宝身高的起跑线。

婴儿期(0-12个月)

婴儿期为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期。这时候宝宝平均一年长25厘米,其中头3个月增长11-12厘米。

专家提示:充分营养的母乳喂养为宝宝的身高增长淘出了第一桶金。

幼儿期(1-3岁)

第二年身高增长10厘米左右,此期辅食添加和合理耐心喂养不可忽视。幼儿期总共长高约17厘米,以后每年增长5-7厘米。

青春期

青春期为为生后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男孩总身高可增长25-28厘米(平均每年增加9-10厘米),女孩可增长23-25厘米(平均每年增加9-10厘米)。

专家提示:爸爸妈妈此时期一定要注意“少说话,多做饭。”

影响身高的因素

每个人生长的“轨道”不会完全相同,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但总的来说按一定的规律发展,即遗传对儿童身高的影响约占70%,环境因素如饮食、运动、睡眠、疾病、地域和气候占30%。

如何把握好宝宝长高的关键时期?

运动训练:

4岁之前父母可以“拔苗助长”,4岁以后“跳起来摘苹果”。

“拔苗助长”并不是真的拔苗,而是指父母可尝试同时牵拉宝宝的上下肢,向相反方向轻轻牵拉宝宝身体,每次20秒。

“跳起来摘苹果”指多做跳跃性训练,如篮球、排球、羽毛球、引体向上促使脊柱骨的增生,游泳锻炼四肢骨的增长,跳起来摸高每天次以上,跳绳也可以促进长骨生长,平时还可以多做身体柔韧性和放松训练,如弯腰、劈腿等。

加强营养,保证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

生长发育期的宝宝建议每日摄入牛奶毫升,多吃鱼、瘦肉、蛋、奶、豆制品,经常补充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以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尽量远离垃圾食品,如饮料添加剂等会影响骨质沉淀。

平时保持一个好的坐姿、睡姿和站立姿势,防止姿势不正引起脊柱骨头椎间盘挤压造成矮小。

给宝宝营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生长。

家庭关系和谐,氛围温馨,如果宝宝缺乏家庭温暖,会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导致身高低于同龄儿童。

最后,儿科医生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儿童在每年的5月份生长最快,此季节气候适宜,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吸收功能最好,记得给宝宝多运动多加强营养哦!

『作者介绍』

饶晓林,医院主治医师,擅长新生儿科、儿科临床、儿童保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对儿童铅中毒领域有一定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妈咪知道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info

easyhin.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guoyao.com/zonshu/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