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回到解放前4个阶段睡眠倒退及应对方法

育儿中,喂养和睡眠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吃不好,妈妈伤心,睡不好,直接伤身啊。特别是作为一个“睡渣战斗机”娃娃的妈,以往的日子简直不堪回首。我也试过各种方法,虽然收效不大,最后还是只能等孩子长大。不过每个宝宝真的不一样,我们不迷信方法,也不期待方法一定奏效,但如果你也正在经历宝宝的睡眠问题,至少还是得试一试,如果实在走投无路,不是还有静待花开吗?

下文是小J妈的来稿,她之前有写过我就是要宠溺他——先心病宝宝的妈妈爱的记录,是一位非常坚强乐观的妈妈。

睡眠

睡眠不但影响生长发育、身体抵抗力,还对宝宝的性格塑造有影响。你是否注意过,2岁内的宝宝,总有几段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睡眠问题,明明他已经学会了自主入睡,可是某天突然画风一变,爱哭爱闹,似乎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有数据显示:

我国0~5岁儿童中,20.87%存在睡眠问题。

在美国,关于婴幼儿睡眠的研究很多,内容也比较详细,这一数据细致到月龄,约20%婴儿大概两周大开始就会难以抚慰,与中国的数据基本一致。

常见的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醒、打鼾、睡眠不足等等。

婴幼儿睡眠倒退BabyandToddlerSleepRegressions

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遭遇,当你暗自庆幸,OHYEAH,孩子最近学会了翻身、走路、说话,要为他的表现欢呼鼓掌的时候,殊不知,接下来他冷不丁地给你带来一出出斗智斗勇的睡眠大戏,晚睡、闹觉、落地醒、夜哭、……各种糟心,让你心中冲动的小火山随时有爆发的危险,能忍住的也活活逼出了内伤啊。

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睡眠倒退”,其实,它就好比我们成人遇到好事儿也会开心得睡不着一样。

睡眠倒退的阶段猛长期:

大多数宝宝第一年会经历多次猛长期,食量增加、成长加速,宝宝会因为需求增多而变得烦躁。

大运动期:

爸爸妈妈们熟悉的翻身、坐、爬、站、走等都是大运动,经历过这些的阶段的妈妈们都知道,宝宝每天变得异常活跃,爱表现,精力满满,这种精力一定要在白天帮他消耗掉,否则留到晚上将是场灾难。

出牙期:

出牙期的不适无疑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看宝宝用尖儿的小牙拼命啃呀咬呀,口水淌得到处都是,就知道他有多不愉快。

大脑跳跃期:

这个阶段有10大跳跃期,宝宝的认知有很大进步,比如认人、认物、语言表达等,从积极意义上来讲,宝宝的难缠黏人正是因为他有所长进,小宇宙正在爆发呢。

图片来自THEWONDERWEEKS

各阶段的睡眠倒退

睡眠倒退就像一场场风暴,每次都给妈妈们暴击一万点的伤害,每个阶段持续2-6周不等。

宝宝学会翻身了,人生第一个大运动,天知道,他梦中都可能在做练习。

1半岁前(4月龄):一级风暴行为表现:

喜欢父母的陪伴、爱和大人玩、哭闹、烦躁不安

睡眠特点及问题:

开始出现白天睡眠、夜晚睡眠转为REM和non-REM睡眠、白天少一觉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短

这个阶段能被大多数家长注意到。新生儿时期,宝宝还不会睡整觉,基本是吃了睡,睡了醒,醒了吃,吃了睡……他大部分时间在睡觉,而且是深度睡眠。6周大时,夜晚入睡开始变得有规律。

4月龄时,宝宝会更快速进入深度睡眠,比如在30分钟内。但是,宝宝的深浅睡眠交替是40-50分钟。当你的宝宝短暂清醒之后,不要以为抱久一点他才能进入深度睡眠,其实刚睡下就得把他放下来因为这时睡得更沉。当他醒的时候,要确定他是真醒还是假醒,有时拍一拍他可能又睡多半个钟。

从科学理论来讲,夜寝连续睡眠时间(无喂食)是5小时左右,睡眠的最初阶段是最深度的睡眠,但在5小时后或者更短时间内,他就开始出现深浅睡眠的交替。如果你的宝宝需要你帮助他入睡,那么夜醒时也同样需要你的安抚。大约凌晨4-6点是整晚睡得最轻的时候,然后再次进入深度睡眠直到早上起床。

原因:

食欲变化:食量增多,成长加快,最基本的生理诉求。

REM睡眠的到来:从4月龄前的大部分深度睡眠转入如成人般的睡眠模式,深浅睡眠交替进行,这种感知世界的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让宝宝的睡眠变浅。

小觉减少:并觉无疑让宝宝需要宣泄以逐步适应新的睡眠模式。

小J有段时间肠绞痛,每晚哭得撕心裂肺,4月龄的时候有所缓解,我心中舒了口大气。然而,他又开始闹觉、频繁夜醒,“白天天使,晚上恶魔”。我的奶量不够,睡眠不好更加影响奶量,而且小J认奶嘴不肯吸我的奶头,还好有小J爸晚上会起床帮忙冲奶,那段经历,每每想起都觉得心好累。

如何应对:

闹觉:定时小睡,掌握好宝宝入睡的时间段,抓住发困的信号及时安排宝宝的白天和黑夜睡眠。

抱睡奶睡:如果你有一套安抚的方法,这个时候不要轻易改变以免宝宝焦虑不安,比如奶睡、唱摇篮曲,抱睡(不是一直抱,睡着前抱)。

避免过度的不良安抚:动不动就来回摇摆睡觉、奶睡或者抱睡(熟睡还抱着)是不良的睡眠习惯,在宝宝的睡眠模式中起消极影响,宝宝会将此变成长期性的依赖。

自主入睡:等待宝宝恢复正常,但不要把等待时间拉得无限长,要逐步开始建立适合宝宝的睡眠计划,让他学会自主入睡。

开始建立健康的作息制度:不要让孩子在过度疲劳的时候才入睡,这样会影响入睡后的睡眠质量及性格形成,以后出现更容易发脾气和入睡困难。

2半岁后(8-10月龄):二级风暴行为表现:

黏人认人、烦躁不安、运动量增加(坐、爬)、害羞、害怕陌生人、分离焦虑(职场妈妈的宝宝)

睡眠特点及问题:

不配合、早醒、夜醒、傍晚(第三次)小睡消失、小睡时间延长、夜睡延后(保留第三次小睡)、睡整觉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较长

宝宝已学会睡整觉,这是一项新技能。

原因:

大运动发展:行为上突飞猛进让人惊喜连连,比如会坐、会爬、会借助外物站立,他自己为此兴奋不已。

大脑发育的跳跃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各种探索,开始理解“物体恒存”,学会玩玩具、咿咿呀呀……同时,他也会怕生人,这是分离焦虑症的开始。

长牙:开始长牙的不适。

小睡的变化:让宝宝们容易过度疲惫或烦躁不安,睡眠时间表被打乱,其实宝宝自己也需要时间去适应。

有时,他可能会不想睡小觉,因为他有好多炫酷的新技能要练习,你可能因为这种混乱备受打击,但是你要理解,宝宝的身体进入大运动期、大脑进入跳跃期,这么大的进步,宝宝怎能淡定得下来?所幸小J这个阶段似乎表现还好,有时运动不足或者生病,晚上会夜醒,其它时间还算乖。

如何应对:

并觉:创造睡眠的环境,一旦要进入睡眠就得关灯、停止娱乐、保持安静。如果睡眠问题对你来说是个新问题,你要小心制定一个新的长期的睡眠习惯(比如同床睡),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睡眠仪式。

分离焦虑:有空可以跟宝宝做玩躲猫猫的游戏,学习“物体恒存”,帮他理解“妈妈去上班了,还会回来的。”而有些宝宝可能送回老家给老人家带,环境的巨变也会引起宝宝的分离焦虑。

不睡觉:白天多放电,不要让他把精力留到晚上跟你打睡眠大仗。

大人心态:宝宝正处于一个飞跃期,他会兴奋地展示GET到的新技能,我们要包容他的表现欲,在白天让他多运动消耗精力。

误区:不要把一切问题说成是睡眠倒退,如果你的宝宝在5月龄、6月龄、7月龄出现不良的睡眠问题,那问题就是一直存在而且急需解决。也不要把问题归咎于出牙,当然,它带来的不适确实会影响到睡眠。

31岁半(18月龄):四级风暴行为表现:

烦躁爱哭、食欲变化、更加黏人、需要抱睡、喜欢说“不”、不喜欢分享、会走路、会自己吃饭

睡眠特点及问题:

小睡时间改变、晨睡消失、短睡眠、睡不安稳、更多睡前节目、频繁夜醒、过早早起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长

77%的孩子不再睡上午觉,早上的小睡消失啦。所有睡眠倒退都与婴儿在某个特定阶段的身心发展有关系。在18个月龄,有些里程碑式的发展却促进了睡眠倒退。

原因:

出牙:很多幼儿的4颗尖牙和第一颗磨牙是在18月龄左右密集长出的。

分离焦虑:从10-18月龄这个阶段往往是峰值。

并觉:晨睡消失让白天的小睡变得困难,宝宝的生物钟需要时间来调整。

自主意识的增强:18月龄的宝宝正在学习运用他们自己的意愿去拒绝做某些事情,并由此对某些事情产生抵触情绪。

宝宝对“好”与“坏”的理解很有限,剥夺睡眠会使孩子变得更难管教,事实是,18月龄的孩子可能开始爱发脾气,表现为:挑战你的权威、跟你唱反调,“不”字当头,让你的管教变得无从下手,心力交瘁。

糟糕的是,睡眠减少和对抗行为最终会相互影响。宝宝的任性行为使他拒绝午睡或夜醒的时候尖叫,而低质量的睡眠使得宝宝更爱发脾气,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很悲催地说,睡眠倒退没有万能的疗法,但是减少缺觉的方法还是有的。

这个阶段最让我抓狂的是,摸不着头脑大半夜无规则的夜哭,之前在床上滚滚就能睡着的他分明是天使。全家人每天都给他吵得睡眠不足,真是不堪回首。最惨的是,大半夜的怕吵到别人必须得抱起他,迷糊中非要指定我抱他才肯入睡,而且一放就醒,一晚上来几次简直让人太蓝瘦了,死扛着过来。好在晚上愿意自主入睡,要不我每天都如被执行满清十大酷刑般的难受。

如何应对:

闹觉:强化睡眠仪式,时间短而且始终如一,听首短歌、看两三本绘本,让宝宝知道这是要入睡的信号。

迟迟不睡的小宝宝:提前入睡时间,白天不想睡觉的宝宝,减少小觉的次数,延长夜寝的时间。

提供移情物:可爱的玩偶,让宝宝抱着有安全感,这种移情物能安抚宝宝,培养他自主入睡。

立规矩:宝宝已经能听懂你的话了,但自己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好,你需要用简单的语言和能引起共情的话题耐心地跟他解释睡眠的好处,不能像婴儿期那样对宝宝无条件爱的包容,是时候正式立规矩了。

学会坚持:如果你之前进行的睡眠训练已开始见效,不要就此打回原形。比如抱着安抚,而不是抱着睡觉,戒掉坏习惯可以保证更高质量的睡眠。

42岁:三级风暴行为表现:

黏人、自我意识强、爱与孩子玩、开始讨价还价、抵触变化(床、玩具等,有点强迫症)

睡眠特点及问题:

白天只有一次小睡(午睡)、喜欢玩睡前节目、入睡困难

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短

如果说18月龄的睡眠倒退很棘手,那么2岁的睡眠倒退也同样不好对付,因为这时宝宝越来越机灵了,会用语言来跟你对抗了。

原因:

清醒的时间变长:随着成长,宝宝的睡眠逐步减少,而且睡眠高度集中在夜寝。对待睡眠,宝宝抵触的招数越来越多,醒早了或睡晚了。

分离焦虑重出江湖:18月龄过后分离焦虑会有改善,但可能在2岁又会重出江湖。虽然他能明白你消失后还会回来,但是他不想独处,渴望时时被







































姹熻タ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鍚夋灄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guoyao.com/zonshu/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