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儿期眼睛的保健相信大家已经看了很多,那么在这里我们从医护视角来看婴儿时期眼睛的保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做好婴儿时期眼睛的保健工作,也欢迎大家多交流。当宝宝出生后眼睛继续迅速发育,视觉功能也逐渐完善。在新生儿期,虽有光觉反应(强光照时可引起闭目),但眼球运动不协调,有一时性的斜视或有轻度眼球震颤,出生后3-4周即消失。进入婴儿期,便能协调地注视物体,同时出现瞬目反应:当一个东西很快接近眼前时即引起闭目。3个月时可追寻物体或玩具运动。4-5个月时可认识奶瓶及玩具。此后,婴儿可认识和抓取较小的物体或玩具,看见颜色鲜艳的东西表示喜悦。
在婴儿期眼睛发育虽逐渐成熟,但与其他感觉(如听觉、嗅觉、触觉、痛觉)及运动功能不甚协调,自我保护能力差,故应注意防护和保健。
婴儿的玩具应为软质材料,颜色鲜艳,对比明显。因硬质或有楞角的玩具易损伤婴儿的眼睛。有的父母喜欢把玩具吊在天花板或床上,这种固定玩具的方法不宜长时间采用,因为固定的目标尤其是近距离或斜方向的目标易影响婴儿眼肌发育,引起逗眼或斜视。而且仰视目标又不卫生,空气中或玩具上的尘埃或异常易落入眼内。由于婴儿在床上或摇篮中的时间较多,玩具目标最好不要长时间固定在一处。根据婴儿视觉发育过程,开始采用大目标,以后逐渐更换小目标,或不同颜色的目标,以锻炼和促进视觉发育和眼肌的发育及其协调性。
光线具有光毒作用,强烈的灯光或日光直接照射眼睛会引起视网膜损伤。所以婴儿居室的灯光应柔和,一般15平方米的房间采用25瓦左右的灯泡或15-20瓦的日光灯管即可。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眼睛,一般将婴儿置于背光位置。此外,婴儿在户外活动时亦应如此。
新生儿如有泪道不畅通,可发生流泪,此时对泪囊区进行按摩、挤压,必要时用泪道探针探通泪道,一般均能疏通。
婴儿的睫毛开始逐渐生长,刚长出时可产生刺激症状,婴儿常有怕光,挤眼,或有少量分泌物,这就是俗称的“烂眼梨”。给予0.25%氯霉素溶液滴眼可预防感染,一般眼睫毛长长后症状可消失。
某些先天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在婴儿期即已出现症状和体征。故作为父母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眼部的变化,并经常与其他正常婴儿对比,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如对先天性青光眼患儿,有些家长以为是生来“浓眉大眼”,很少引起注意,等到双眼明显不对称,眼睛发蓝、变混时才重视就晚了,常因诊治不及时效果不佳。
不知道大家对婴儿期眼睛的保健有什么更好的做法呢?欢迎交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