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10月17日的时候咱们学习了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第一节概述部分的内容,今天小瑞带着大家继续复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壹安斯沃斯的婴儿依恋类型不包括()。
A、安全型B、社会型C、回避型D、反抗型
贰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A、表象思维
B、知觉行动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
D、逻辑形象思维
叁婴儿消极依恋的类型包括()
A、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反抗型依恋
D、行为型依恋
今天的这三道题是咱们复习的时候需要注意到的,此部分是小瑞给大家整理的年三级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今天一定要认真复习!顺便下一篇文章中会有本章节的历年真题哦~
本期作者:金博瑞心理咨询师学习委员
婴儿期(0-3岁)的心理发展一、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⑴头尾原则⑵近远原则⑶大小原则 二、1.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2.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三、1.吉布森等通过视崖装置的实验发现,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2.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 四、6-12个月婴儿的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出现“认生”现象。 五、1.按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2.婴儿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⑴直观性和行动性⑵间接性和概括性⑶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⑷思维的狭隘性⑸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六、1.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⑴自发性微笑(0-5周,反射性,不是社会性的) 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不区分熟人与陌生人,已属社会性的) ⑶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对熟人笑多,真正属社会性的)。 2.婴儿的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会引起儿童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经常有恐惧感,会导致儿童形成怯懦的人格特征。婴儿的恐惧可分为:⑴本能的恐惧⑵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⑶怕生(也称陌生人焦虑)⑷预测性恐惧。 3.婴儿的气质类型:⑴容易型⑵困难型⑶迟缓型。(由托马斯和切斯划分) 4.鲍尔比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⑴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⑶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5.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⑴安全型依恋⑵回避型依恋⑶反抗型依恋。 6.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两阶段: ⑴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12-15个月,主体我得以明确的发展,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 ⑵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18-24个月,具有明确的客体我认识,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发他人,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