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博育婴,婴幼儿生活教育交流辅导平台
婴儿有意识的自我
携沟通而生
携沟通而生这种说法抓住了婴儿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原始的主体间性,婴儿有一种能力,能认出另一个人是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主体。为了促进这种主体间性,婴儿出生时就具备了沟通的能力。在出生后的两个月之内,当婴儿与一个和他说话的成年人面对面的时候,他会做与这个相似的嘴唇和舌头动作,并用咿咿呀呀的声音和生动的头部、咽部和手部动作来回应这个人。到两个月的时候,婴儿经常会伸出一个指头来“指指点点”,这也是他与人沟通的一部分。有一场景,妈妈与婴儿会相互凝视,她们会相互镜映彼此的表情。当妈妈的头向左歪的时候,婴儿跟着向左歪,当妈发向右歪的时候,婴儿也跟着向右歪。分分钞钞,妈妈影响着婴儿,婴儿也影响着母亲。妈妈与婴儿好像想让彼此迷失在这种沟通中,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为了沟通而沟通。
“情感沟通在人脑的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让我设法来解释这一点。当婴儿经历了一系列感受,并了解这一些感受的意义之后,自然的情感联结就开始了。
婴儿了解自己是谁的方法之一是行动。从出生开始,婴儿的很多行动都传达了一种意向性。有能效的感觉让婴儿感受到,他们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体化的自我。刚刚分娩的婴儿会立即盯着妈妈看,他们的表现强烈提示,他们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很久以前就认识的人,一个他们以另一种方式结识的人。婴儿的这种稍逊于让父母觉得他们的孩子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思考或幻想。
出生两个月之后,婴儿的意向性行为越来越多。简单罗列一下,包括凝视、肢体动作和自娱自乐的玩耍。在出生后的两个月之内,婴儿就会自我安抚了,之后,这种自我安抚的能力变得越来越有意识,越来越有效。婴儿的这些行为,让我们越来越把他们看成一个人。一个9周的女婴,先是盯着手机看,然后看向母亲,目睹这一切的每个人都觉得女婴想让妈妈打开手机。当妈妈把这个女婴放到一个访客的怀里,她的姿势和眼神都清楚地表明,“你才是我想要的人。不要把我放在任何其他人的怀里。”
观察描述一个8周的男婴是如何与妈妈交谈的。他把舌头伸出来并维持约三分钟不动,母子间相互重复这一动作。他好像试图要告诉妈妈什么事。他抡圆了双臂,扭动着身体,并发出短暂的尖叫声。他的表情是一大奇观,眉毛高挑,眼睛又大又亮,嘴唇撅起。这样的动作他一直做了约3分钟。妈妈对这一切都给出回应,而且他们的音调是有节奏的。有时,男婴认真地看着妈妈,并降低了音调。他会等着妈妈把话讲完。有时,他也会有意识的看着妈妈的眼睛和嘴唇。当妈妈安静的时候,男婴会发出另一个声音,并与妈妈保持眼神接触。他经常微笑着把头向一边转一转,就像害羞一样。当他玩够的时候,就会皱眉,发出咆哮的声音,并转开头来回避妈妈的脸。
模仿
婴儿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在模仿别人,并把这作为联结自我与他人的桥梁。婴儿最初模仿的是成人的面部表情,通过模仿及观察他人的行为,他们越来越了解别人的感受和意愿。婴儿最终学到的是,“当你模仿我的时候,你反映了一点我的情况,但与我内在的感觉并不完全一样。这让我知道我和你是不同的,每一次我们相互模仿都让我对自已的感觉了解得更多一点。”婴儿想要社会化,更想与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出生两个月后,他们还会增加一些姿势看看是否会被模仿。这已经成为一个配对游戏,如果别人加入了这个模仿游戏,婴儿立马就变得很兴奋。当婴儿模仿的时候,很显然,他们的沟通是饶有兴趣的,愉快的,惊奇的。
喂食
即使在第一次喂奶的时候,婴儿天生的创造性潜能也能为妈妈贡献点什么.这样的想法有些诗意。但婴儿的确在给予什么,在这样的给予中,成功地哺乳不仅仅是婴儿得到了食物,母亲也得到了一种感觉,感觉到他的孩子在给予什么,帮助她成为母亲。
因为婴儿从乳房或喂食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奶水,还有舒服的感觉,所以哺乳很快成为母婴间联系的纽带。如果哺乳过程进展顺利,将有助于巩固婴儿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并使他们乐于与他人互动,因此可以说,婴儿的情绪决定了他们的嘴。大概3个月时候,婴儿可以耐受乳房之间有些距离,好像他们对分离不再那么焦虑,更确定在自己内部有一个好妈妈。也是在这个时候,经常可以观察到,婴儿在想吃奶与想玩奶头之间做出选择。一个4个月的男婴,会用手捂着乳房反复慢慢抚摸,然后又用伸开的手掌快速地探查乳房。另一个男婴是如此喜爱添加的辅食,以到于兴奋地期待着下一次喂食。当食物来时,他的胳膊都向前伸去,好像要用整个身体来拥抱这个食物似的。喂养模式预示着婴儿日后将如何与外部世界相联系,如他们是否善于接纳知识和经验等。
婴儿也能主动影响喂养模式:
一个6周的男婴,张着嘴,含着乳头,并用嘴唇轻轻地碰了乳头几次,就像是在和乳头玩耍。他用一种缓慢的,有节奏的方式吮吸着乳头,并以一种专注的眼看着妈妈,好像他能感觉到,“这是我的妈妈”。他含着乳头,就像是在爱抚它一样,显而易见,他对妈妈充满爱意。当男婴开始睡觉的时候,妈妈试图将乳头移开,但男婴把乳头含得很紧,好像除非他自己愿意否则就不松口,又好像他觉得乳房是他的一样~~~
在出生后的6~12个月里,很多婴儿试图自己进食。父母婴儿争取主动的愿望反馈得越好,比方说想坐起来、想自已抓取食物食用等,婴儿的主动性发展得就越好。调羹来自外部世界,但一旦进入婴儿的嘴里,婴儿就会觉得是自己的。对于自已不喜欢的口味,不同婴儿坚持的时间差异很大。习惯了奶水持续流动的一些婴儿,不喜欢停顿的调羹喂养方式,当用调羹喂他们的时候,可能会紧闭嘴唇,直到他们重新获得平衡的感觉。
在快到一岁的时候,婴儿会回报父母调羹喂养方式——婴儿会将食物送到父母嘴里,同时张开自己的嘴,就像父母在喂他们的时候下意识地张开嘴巴一样。
当婴儿能自动进食并体会进食的乐趣时,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减少了。然而,如果婴儿在进食方面获得的是负性反应,那么他们以此为媒介与外界相接触的控制感和愉快感就会受到影响,婴儿将较难获取信息或“好食物”,如赞赏。
嬉戏
在出生后的前两个月内就能看到婴儿的嬉戏。嬉戏天生具有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沟通潜力。与婴儿一起嬉戏以常会给父母带来某些回报,并以一种父母意想不到的方式将他们带进一个魔幻般的快乐世界,成为参与双方的一种“舞蹈”。
有些母亲发现她们的孩子很喜欢玩奶头,她们会把它推开、拉长,再吸进嘴里。出生后几周,婴儿就喜欢与另一个成年人或婴儿互动。两个月的婴儿在一个活泼的游戏结束之后,会期待接下来发生什么,可见,在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了自我和他人的表象。
在将近一岁的时候,有些婴儿会以一种象征性的方式玩耍。一个8个月的女婴,将玩具放在胸前给它喂奶。11个月的时候,婴儿可以用象征性游戏来探索愤怒和悲伤的感觉。
以哭泣作为沟通的方式
弱小的婴儿只能用哭泣或其他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和沟通痛苦或忧伤的感受。很快,婴儿就能用哭泣来表达饥饿、疲惫、悲伤、厌倦、困惑或恐惧的感觉。一个五周的婴儿,当他们感到饥饿却不得不等待喂食的时候,会愤怒地尖叫。此时,婴儿开始学着调节自己,父母也开始学着了解自已孩子。不同婴儿对自己内在体验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些婴儿可以安心地等待喂食,而另一些则不能。有些婴儿对自己身体内部发生的正常生理过程非常恐惧,会反应过度,他们的哭声可以反映这一点。如果我们总结出婴儿对内在感受、外在体验的情感反应规律,了解婴儿如何开始将自己的痛苦与父母处理这种痛苦的行为联系起来,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婴儿。
父母对婴儿在自己身上唤醒的情感体验的觉察能力是他们理解婴儿提示的最可靠方式。我们有时不能理解婴儿哭泣的含义,但当他感到难过的时候,贴身抱着他,让他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靠近婴儿,仔细地观察他个体化的行为提示,能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婴儿哭泣的原因。例如,婴儿哭泣可能不是为了想吃东西,而是想被抱起来。当父母处于放松状态时,他们对婴儿的敏感性上升,能更好地安抚婴儿,让他们不再哭泣。
在6周之前,有时婴儿可能无法将信息传递给父母,他们哭泣是因为他们活泼好动,不想像蚕蛹一样只能睡觉。对于觉醒度高、活泼好动的婴儿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事物让他们保持兴趣,他们将很难应对这种情境。
我们怎么理解为什么婴儿通常在3个月左右时哭泣减少?造成这种哭泣的“三月低潮”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自婴儿与父母两方面,婴儿生理日渐成熟了,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了,父母也更有信心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了。
成年人对婴儿的哭泣置之不理的一个常见原因是,他们在聆听婴儿哭泣方面存在困难——有些人说他们痛恨婴儿哭泣。有时候,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安抚难过的婴儿,这时婴儿的哭泣就变得让人难以忍受。婴儿不停哭泣的另一种情况是,他们没能从游戏中获得足够的乐趣,在这种情况下,哭泣是一种沟通方式,说明出了什么问题,婴儿需要帮助(后续)。
三人行
从出生2个月开始,婴儿就很乐于观察父母间的互动。从3个月开始,当婴儿与父母一方互动时,会通过姿势和声音来邀请第三方加入他们。这种情况被称作“三元主体间交流”。能有效地在三人间进行沟通交流可强化婴儿的效能感。
在接近一岁的时候,当有一个成人及另一个婴儿在场的时候,婴儿仍能保持对他们二者的兴趣,即使成人转向另一个婴儿,该婴儿的行为还是会同时指向他们两个人。一个9个月的男婴,意识到另一个比他小的孩子的社交能力有所欠缺,就会表现得很殷勤,他的身体倾向该婴儿,双臂上下挥舞着,喜笑颜开。
第二个六个月
在出生后的第二个六个月里,婴儿的意向性变得更加清晰。在探索和练习中获得的乐趣极大地鼓舞了婴儿的肌肉运动,尤其是爬行、站立和行走。这一时期的“婴儿床上的科学家”充满好奇,不停地探索着。婴儿把片段的信息联系起来,以解决问题,理解外部世界。一个6个月的女婴坐在自己的婴儿围栏内,看到一个想要的玩具,这个玩具在毛巾的另一端,伸出围栏外有一定距离。在几分钟内,她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拉近毛巾,直到她可以拿到玩具。一个月以后,她试图将一个玩具的嘴唇重新安回去。
在婴儿与父母共同经历的这些感受、思维、意向的发展过程中,包括有意识的沟通,甚至玩笑。不仅婴儿想要与他们分享他们的体验,成人也想针对某件事来分享自己的感受,问别人“你怎么看?”一个6个月的婴儿会经常发出一种特别的声音,试图引父母再次发笑。另一个婴儿抚摸着母亲的乳头和自己的鼻子,感觉非常愉快,好像她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笑话。
在分享注意的时候,母亲和婴儿会一起盯着某个东西看,他们的视线还经常在目标和彼此之间转换。他们还可能对着彼此讲话、微笑,并彼此碰触。六个月之后,婴儿和父母一起玩的游戏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其他物品,婴儿开玩笑地将物品放进父母的嘴里。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婴儿分享感受,理解他人的想法。婴儿可以与他人有共同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出名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