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华民族“婴儿期”的“摇篮”是什么吗?你知道“人类始祖”是如何吃“河蚌”的吗?为了解大同地方民俗文化,点起地方民俗文化的星星之火。4月1日上午8点,由大同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作家、文化学者赵忠格教授主讲的题为《不应该被忘记的桑干河流域》的学术讲座于文德楼教室举行。文学院院长凌建英、副院长张忠堂以及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赵老师从桑干河流域不应被忘记讲起,原来,跟桑干河文化相比,一直称之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文化,只能作为“第二”摇篮,在中国猿人成长为“现代人”的百万年(甚至更久)期间,桑干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婴儿期”的“摇篮”才是第一摇篮,逐步揭开被大家忽略掉的桑干河的真实面纱。“桑葚成熟时,河流就变干了。”这是赵老师口中桑干河名字的由来。之后,他简要介绍了桑干河隶属永定河,河流经朔州市、大同市、张家口、北京、天津,并且讲到根据桑干河发现的生态变化和人类迁移。
此外,赵老师专门带来了自己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史前时期的桑干河流域》和其他关于桑干河的书籍向大家展示,还对比丁玲女士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表明了自己的角度是学术立场上探求桑干河的本原。他在阐述为何不该忘记桑干河流域之间,指出了桑干河流域是东方人类的摇篮,大同更是摇篮的底部。他大胆地说出:“中国以及世界的史前历史应当重写。”接下来他又通过准确的数据介绍了桑干河的水文水系特征,指出中华文化中的宽厚与容忍不是随便说说,是由桑干河流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二三百年人类的努力所创造的。
在现场提问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纷纷向赵老师请教。针对同学们的疑问,他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角度深入浅出地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一一解答。此外,他还引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古句告诉同学们自己是如何在退休后走上文化创作的。整个讲座赵老师幽默风趣,用自身丰富的学识阅历和学者态度感染了大家,那份淡然和务实也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文字:李鑫马佳昱图片:楮翠翠编审:闫振南
赞赏
人赞赏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饮食禁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guoyao.com/ysjk/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