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是婴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情感联结,它发生在婴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关系最密切的成人之间,因此情感依恋最多的是发生在母婴之间。依恋是在婴儿和母亲的相互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互动关系。
发展阶段发展心理研究者(鲍尔比等)把婴儿依恋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即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对人不加区分地积极反应,喜欢所有的人。他们能把“人”这一刺激物视为比其他刺激物对自己更有益。
.第二阶段
即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出现有选择地对人反应,如对母亲更加偏爱,对其他家庭成员和熟悉人的依恋相对少些,对陌生人的反应更少。
.第三阶段
即特殊的情感联络阶段,婴儿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更加紧密,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4.第四阶段
即互惠关系形成阶段,婴儿能把母亲当做交往的伙伴,对母亲的依恋目标有所调整,能理解母亲需要离开自己的原因,并相信母亲爱自己,肯定会回来的。因此,能够接受母亲的暂时离开。
类型研究者(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够在陌生的情境中积极地探索和操作。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都没有强烈的不安全反应。多数婴儿都属于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占少数。
.反抗型依恋
这类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非常苦恼。母亲同来时,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安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这种类型又叫矛盾型依恋,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少数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早期教养影响1.早期社会性依恋的重要意义
(1)、早期社会性依恋对日后人格特征的影响。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并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早期依恋类型影响个体内在工作模式的形成。年幼儿童的依恋可以确定个体内部工作的基本模式。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婴儿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社会性行为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可见,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衡量婴儿期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依恋是在婴儿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积极依恋的发展。衡量母亲对婴儿的教养方式好与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1)、反应性。指通常能正确理解婴儿发出信号的意义所在,并能予以积极的应答和反馈。
()、情绪性。经常会通过说、笑、爱抚等积极情绪,进行情感交流,以满足婴儿愉悦的需要。
()、社会性刺激。通过互相模仿、亲子游戏、共同活动等社会性互动以及通过丰富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婴儿活动节律和互动内容的要求来适应婴儿的社会活动需求。
18.自我发展
当代对婴儿自我发展的研究大多运用镜像技术观察婴儿的行为反应,提出“镜像自我”概念。以自我指向行为作为指标,来确定个体最早出现的自我认知,也称自我意识。
发展过程学者(哈特)总结了各种有关研究,提出了婴儿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发展过程。
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
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婴儿把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知。表现为主动地引起自身的动作与镜像动作相匹配,用自己的动作引发出镜像的动作,这显示婴儿能够把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知。
其二,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对自我镜像与自己动作之间的关联有了清楚的觉知,表明婴儿已经能够区分自己作出的活动与他人作出的活动。如婴儿热衷于扔玩具,让成人拾起,再扔,再拾,反反复复。这就说明,他把自己视为活动主体,并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显示主体自我得到明确的发展。
.客体我的自我意识
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客体我的自我认知,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两岁左右的婴儿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如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这表明婴儿已经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自我认知。
()、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促进健康发展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早期自我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给孩子以安全感;一贯地对孩子的需要作出敏感的反应,使他享受满足感;热情地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使他体验成就感;能够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周围环境的规律性以及环境变化的可预测性。这有利于积极健康的自我发展。
反之,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心,对孩子的主动、自主的愿望不提供尝试和学习的机会,而采取否定的态度,贬低他们的能力,甚至羞辱、责骂他们,这会导致婴儿产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对其自我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19.饮食注意
婴儿期,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较快,对热能、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需要量相对较多。但此时期婴儿自身的各种机体功能尚未发展完备,易造成感染。而且婴儿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储存有限,其中铁,钙、维生素D、维生素K、叶酸等尤易发生缺乏。所以,还应该多食用一些含有矿物质的食物。
主题活动我们的清明节贡菊雪里明目茶清肝明目退翳针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