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8你是巨婴吗文字版

No.你是巨婴吗?

——整理:大柔至刚、每天进步一点点、馨笙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这是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在这本新作叫《巨婴国》里面提出来的,对这个概念就叫巨婴。那在介绍他之前,我得先做一个长长的铺垫,因为武志红老师所属的心理学流派叫精神分析,而精神分析在现代心理学知识大厦里面的位置有点尴尬和微妙。你看我上大学的时候,那可痴迷精神分析这门学科了,因为一个年轻人嘛,总想了解自己或他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从弗洛伊德的传记开始,到他那本名作叫梦的解析。包括后来一系列作家,什么阿德勒,弗洛姆,荣格,拉康等等,这些年陆续有所涉猎,所以我对精神分析那一套话语特征,还算是有点了解,但是远远谈不上钻研了,那为什么说它有点尴尬和微妙呢?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有点像中医面对现代医学,因为这个知识团块里面有很多字,也有很多人,但是它不是那种可证伪的知识,也就是说它不是用那种可重复的实验,可以验证的知识,这就很要命。所以美国现在有的著名大学的心理学系,都不太开精神分析这门课,当然也有大学开,而且还有精神分析的博士学位。所以,如果用严格的科学精神来验证它,说你是科学吗,它还真不敢说,所以我们一般来说把它认为是一种,非科学的人类知识的探索形式。但是在民间,情况又正好相反,精神分析非常火,你只要是涉及到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精神分析那是最最重要的学术武器。所以大量的临床大量的案例,也有一些直觉的判断和总结,也有自己的学派,这就是精神分析的现状。但是这种叫不可证伪的知识,它往往有两个毛病,第一就是严肃的学者,和那些江湖术士,不大容易分得清楚。就武志红老师自己就跟我讲,说现在他们这行也分三派,就是学院派江湖派,甚至还有神仙派。

所谓神仙派,就是天天跟你讲身心灵,不仅要打通你的灵魂,甚至可以让你有神通等等,所以武志红老师说那一派,我自己都觉得他们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好,这就不说了,还有第二个后果,就是这种无法证伪的知识,你很难相信它的具体结论,比如说我的一些私人朋友也有干这一行的,他们私下跟我讲的一些结论,我就觉得匪夷所思。比如有人就跟我讲,如果你得了胃溃疡,那在精神分析看来,是因为你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外界的依赖感之间产生了冲突,你心里就觉得吃不消嘛,这一吃不消,就报应在胃上,所以得胃溃疡,那如果这一冲突进一步加剧,在精神分析看来,很可能会诱发哮喘,就是上气不接下气,也是一种吃不消。如果一个女孩子得了乳腺癌,这往往反映的是她跟她母亲的关系不好,有内在的情感冲突,所以她就让自己得病,去报复自己的母亲。

这些结论我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听了就当耳旁风,确实这是精神分析很多结论的特点,它有的看似好像有点道理。比如说男人为什么爱抽烟,有这么一个解释,说婴儿生下来,从0到6个月,这叫口欲期,就是通过嘴来感知世界,这是这个阶段婴儿的欲望中心,天天抱着妈妈的奶头在那嘬,嘴是他和世界最强悍的一个连接器。你看我们家罗思思,罗维维,现在差不多六个多月,确实,你会发现天天,把手放在嘴里去感知世界,那男人之所以爱抽烟,不是因为尼古丁,而是因为他的心理发育有一部分,退行到口欲期,所以天天都的嘴上弄个东西他才有快感。听着好像有点意思,但是你接着往下听,又觉得匪夷所思。比如弗洛伊德讲,口欲期之后叫肛欲期,或者叫肛门期,就是婴儿的那个快感中心变成了肛门,所以为什么人类有画画的冲动,画家要涂抹颜料,本质上是在涂抹大便。哎呀,反正那会儿的事我也不记得了,就是我从六个月到一两岁的时候,有没有这个肛欲期,我自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那弗洛伊德又接着说到三岁之后,男孩有一个叫俄狄浦斯期,当然女孩也有了,俄狄浦斯,大家都知道,是古希腊的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最后是恋母杀父。所以三岁的男孩就是依恋母亲,而且是性的意义上的依恋,她排斥自己的父亲,甚至想把他杀掉,甚至是情敌似的那种仇恨。反正我是三岁男孩的时候,自己心里是不是这么想过我是不知道了,我不敢,断然说没有,但是反正我没有这样的体验,所以这种东西确实它很难说是科学的结论。但是今天我们既然要讲精神分析,所以我们还得替它说几句话,首先从弗洛伊德开始,一直像到拉康这些人,这都是严肃的学者,可不是江湖骗子,他们试图通过很独特的方法,在研究人类的精神世界,因为人类精神,世界没有可靠的科学方法。我们现在知道的什么认知科学脑科学,神经科学,那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才是皮毛的皮毛,而更深层的那些精神现象,想认知没有其他手段,只有这种靠判断,靠大量的临床观察。

所以弗洛伊德的历史地位,不是轻易能否定得掉的,就像有人讲弗洛伊德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个学者之一。第一个是哥白尼,因为他打掉了人类的第一个自尊心,说人类根本就生活的那个地球不是宇宙中心,那第二个呢?是达尔文,因为它告诉人类,你们不是什么上帝的造物,你就是从那个很低等的爬爬虫,慢慢地进化而来的,而第三个打掉人类自尊心的就是弗洛伊德,因为他告诉你人类的所有行为或想法,最终的驱动力不是你的感知,感觉甚至是理性,而是像汪洋大海一般的潜意识。这一点即使是现代的科学家他也是承认的,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历史地位,这个咱得承认。那第二呢,就是你想,他毕竟面对的是一个人类认知的蛮荒之地,那科学手段上去又不管用,你不能排斥我们用其他手段去认知它,这个手段也是我们今天特别想讲的,就叫洞察。

我觉得中文用的这个洞察的洞字非常传神,就是眼前有一个厚厚的屏障,那我又想认知对面的东西怎么办,用一个强悍的方法,直接给它打一个洞来观察对面,这就叫洞察。洞察这个东西没啥依据,它也不存在什么可证伪性,但是在生活中是大量存在,就是扒开表象,直接把握本质,比如说两幅画,一幅明显就是比另外一幅好,行里人都公认,你如果非要追问它到底好在哪儿,你给我一个标准,我就是不服,大家说不出来嘛,凭借的就是洞察。一男一女,男孩子对女孩子到底好不好,这玩意儿,跟你送多少朵玫瑰没关系,人家女孩心里门儿清,这就叫洞察。再比如说一副图片,到底是不是色情图片呢?这玩意儿没有标准,你说裸体就一定色情吗,多少艺术品都是裸体的,那穿了衣服拍的毛片就不叫毛片吗?对吧!你说裸露生殖器就一定叫色情吗?米开朗琪罗的著名雕塑大卫,暴露生殖器,你不能说那玩意儿就叫色情吧!

美国有一个大法官,我们以前讲过,斯图尔特讲的好,我不管那些标准,你拿给我看一眼,我就知道它是不是色情图片,这就叫洞察。你看,洞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很重要的一个武器,我们不能把它排除出去。再出一个例子,我们生活中很多企业创业成功,发展的非常好,大家都分析,它怎么变得好的?很多种可能,可能是换了一个办公室,员工们热情高了,也可能是因为引入了一项新技术,开发了一个新的产品线,或者它的重要竞争对手突然倒掉了,或者在特定的时刻,它融到了一笔资,或者因为创始人生了二胎,整个价值观变了,经营水平提高了,或者压根就是走狗屎运。那你说这些因素哪个是核心因素呢?那行里人周边人都会提供自己的洞察,你是不是这行里人你的水平高不高,跟你判断这个原因那是有关系的,有的话,出来之后,大家觉得这是洞察,啥理由?没理由,就是大家那个共同的体察,就觉得这个结论暂时最靠谱。所以洞察它不是科学,但是它确实是一种认知的起点,有了这个起点之后,我们再依靠什么科学方法,什么事实,来不断的纠偏来提升自己的洞察。

好,说到这儿我们该回归正题了,那精神分析它到底是一个什么的洞察?当然,里面学派等等非常多,我只说最简单,也是大家都公认的三条。第一条是,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就是潜意识在控制人的表面上的行为。在这一点上,心理学家有这么一个比方,叫大象和它的骑象人,就是意识或者说理性是一个骑大象的人,但是潜意识是底下的那头大象,你这骑象人对这个大象走的方向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本质上大象怎么走,你是受它控制的,这是第一个假设。那第二个假设呢?就是任何人面对世界,面对关系,面对其他人,本质上是自己内心潜意识的一种投射,所以精神分析有这么一句格言,说任何心理障碍本质上都是关系障碍,吴伯凡老师不是讲过一句话吗?说远距离走过来一个人,这不是一个人,他就是一套反应模式,一个人的认知模式是由他内在的心理结构决定的,所以他的世界和我的世界就不一样,因为我们的反应模式不一样。

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精神分析很多临床工具的方法论根源,都在这一条,那就是问,一个人的人格是怎么样形成的呢?他这一套反应模式根源在哪儿呢?精神分析认为,根源在你的小时候,你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和父母,和家庭的全套互动模式决定了你的人格,六岁之前基本就定板了,你六岁之后的所有行为方式,基本上都是六岁之前的叫强迫性重复。所以如果你去做心理咨询,你那个医生是一个精神分析学派的,他一定让你回忆小时候挨过打没有,有什么心理阴影,都是试图把婴儿时期的那个经历给掰出来。你如果接受这些前提和假设,或者说洞察吧,那你会得出一系列的推论,就是家庭的互动模式它会遗传的。比如说你小时候父母虐待你,或者打骂你,你心理就会产生阴影,而这个阴影等你有了孩子的时候,你会又报应在他身上。

所以精神分析有一句格言,说我们治疗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整条家族链条,是要把几代人的经历都掰开来看,才能知道一个人的心理阴影是怎么形成的。那因为这些理论基础,所以也发展出很多世俗智慧,比如有人就跟我讲,你如果决定要不要跟你一个女孩结婚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就看这个女孩她妈,因为这个女孩将来你娶回家之后,长到老,跟她妈行为模式是一模一样的,你就想这老太太我现在能不能接受,也就是几十年后你能不能接受你那个老婆。这是一个方法,还有一个方法,你就想,我如果跟她结婚,生了一个女孩,长大了行为模式和她一模一样,我喜不喜欢这个女儿呢?如果我不要那样的女儿,我就不能要这样的女孩,反正这些有没有科学道理你自己去琢磨吧,这就是精神分析三个理论基础。

那说完这些,我们再回头来说巨婴就非常好理解了。这本书上封面已经写得明白,我们90%的爱与痛,这个我们指的就是中国人,90%的爱与痛和一个基本事实相关,那就是大多数中国的成年人心理水平其实是婴儿,所以叫巨婴嘛,你只不过在肉身上长大了,像一个大个儿的婴儿而已。那说到这里我们就得介绍一下,《巨婴国》这本书的作者武志红了,他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科和硕士毕业,算是科班出身,然后就跟我们干了一行,进了媒体,在广州日报常年主持一个心理学的专栏,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读他的文章,成为他的粉丝。我们罗辑思维







































骨肽注射液价格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做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guoyao.com/yyxw/yyxw/8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