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亿欧元市场告急企业抱团抗辩

210亿欧元市场告急企业抱团抗辩

这是宣战。欧洲“反倾销调查”正成为悬在我国光伏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2011年开始蔓延的光伏危机已渗透到全部行业,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让光伏长时间在刀尖上生存,如今210亿欧元的贸易博弈当头,无论是积极应诉还是争取单独税率,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仍只能纠缠在如何在这场光伏 里争得一线生机。  其实从长远来看,中国光伏产业的前程决不在于是否是能一次又一次地侥幸度过“双反”狙击,而必须从根子上解决本身的问题,跳出“双反”魔咒,而留下的时间已不多了。  争取单独税率  光伏战争本来是我国光伏企业和欧美的 争,但光伏行业局势的不断恶化,正引发着中国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一旦欧盟终究决定对中国光伏业征收反倾销税,能否获得单独税率乃至成为光伏企业存亡的关键。  9月11日下午,在接到《华夏时报》时,辉伦太阳能(下称辉伦)市场部经理袁全刚刚结束了与公司法务部门的会议,这翅议讨论的内容便是如何针对欧盟反倾销立案应诉。  “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获得单独税率,而获得单独税率的途径是被抽样调查,或主动应诉。”袁全表示。  此前的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欧盟产业申请,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和其他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据悉,根据欧盟调查程序,应诉企业必须自立案公告之日起15日内提交抽样信息。在欧委会决定抽样后37天内,由被抽样企业填写反倾销调查问卷。欧盟将在9个月内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15个月内对此案作出终究判决。根据程序,初步的调查结果将在2013年6月公布。  所以,在当前阶段,除准备应诉,典型企业抽样也是光伏企业的重要心事。依照相干程序,在应诉企业提供抽样信息后,欧盟通常依照调查期出口欧盟的数量,抽样调查五六家,最多七八家应诉企业。  “如果没有被抽到,就只能享受全国平均税率,肯定是比较高的,而抽样企业有机会主动谈判从而获得较低税率。一般情况下,非抽样企业可主动应诉,但欧盟视调查工作量的情况,保存是否是终究接受主动应诉和是否是到公司实地调查的权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袁全向表示。  此前的5月17日,美商务部公布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认定强制应诉企业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的税率为31.22,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税率为31.14,其他59家单独税率应诉企业的税率为31.18,其余未应诉企业的税率为249.96。  而此次欧盟的重手,力度早已经超过了美国的那一击。  目前,正处于企业提交抽样信息阶段。为主动应诉,袁全介绍称,辉伦已成立工作小组,并聘请专业律师,分析情势制定相应的应诉策略。目前,应诉工作已全面铺开。  其他企业也不能束手待毙。9月11日,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尚德宣传部相干人士表示,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的相关内容会在公告里发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固然会进行抗辩,还需要走相干的程序,虽然时间紧,但企业也需要时间找抗辩点。国内另外一光伏巨头阿特斯法务部人员也对表示,目前正在做欧盟的第一轮问卷。  据悉,企业要在9月底前提交抽样信息,欧盟预计将在9月28日左右,通知中国政府、机电商会和应诉企业抽样结果,并允许政府、商会和企业就抽样结果提出评论。  为争锐得抽样资格,辉伦目前也正意欲寻求相干部门的帮助,在拿到的辉伦发给江苏省相干部门的文字报告上,辉伦详细介绍了国内行业现状和公司具有代表性,为避免未被抽中,所以提早寻求要求省厅和国家商务部的帮助。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韩杰对《华夏时报》表示,这次欧盟光伏“双反”案,对浙江省光伏产业发展影响很大,太阳能这一块,欧盟是我们的最大客户,出口占2/3以上,省里现在非常重视,已在全力以赴做好应对,相干工作已展开,在商协会的牵头下,企业抱团,集体应诉,同时也鼓励企业,积极做好欧洲进口商及合作方的工作,多方努力,争取最好结果。除争取单独税率,企业们积极应诉的焦点还有替换国的选择。  公然资料显示,此前美国在反倾销时选择了泰国作为替换国,终究反倾销税率为31.14至249.96。但此次欧洲立案调查选择的替换国是美国。  正参与企业应诉的昊理文律师事务所倪建林律师对本报表示,对企业来说,应当积极应对,争取拿到市场经济地位,如果一旦以美国成本计算中国的本钱,企业就会堕入被动。  据悉,根据欧盟调查程序,在立案发布往后10天内(也即9月16日前),中国企业可以针对“替换国”的选取进行抗辩。  210亿欧元的博弈  这究竟是一场多方博弈的 争,还是会变成现实对中国光伏企业课以重税,前路仍笼罩在迷雾中。  欧盟作为中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光伏产品总价值约为210亿欧元(约合1680亿元人民币)。在立案声明中,欧盟委员会称,“根据进口总值计算,这是欧盟委员会迄今收到的最引人注目的反倾销大案。”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指出,此次反倾销调查申请范围涵盖来自中国的全部太阳能产品,总量近万亿元人民币。欧盟反倾销一旦成立,不但中国光伏企业将失去超200亿美元的出口额,而且会造成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损失。  全球的光伏市场主要以欧洲为主,而国内光伏企业的主要客户也都是欧洲国家。和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一样,辉伦的主要市场也在欧洲,所以在袁全看来,说全部行业或将面临“灭顶之灾”绝不夸大。  一旦欧盟对此案作出终究判决,中国光伏行业或将失去欧洲市场,这对本已处于行业寒冬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将成为致命一击。  事实上,受欧债危机波及,中国光伏业早已是草木皆兵,突然休克的海外市场折磨着曾鲜明亮丽的光伏业。  8月21日,2012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发展论坛公布数据显示,今年月,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在保持了6年的连续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滑,出口总额128.94亿美元,同比下滑31.49;中国光伏出口市场散布出现新变化,其中,对欧洲市场的出口额同比下滑37.09,对意大利出口降76.5,对德国出口降50.7,德国从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第一大国降至第三位。  关于此次欧盟立案对行业造成的影响,前述尚德宣传部人士对表示,由于反倾销案件持续时间可能会到明年,现在预计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全部行业的亏损是肯定的。  除此之外,阿斯特市场部发言人也称,欧盟反倾销对企业损失暂时是没法进行估计的,由于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对企业的未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本身由于要进行正常经营,又要配合调查的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这也是企业的损失。  这时候,曾一路为光伏业保驾护航直接推动光伏业疯狂发展的政府部门,除全力协助光伏企业参与博弈别无选择。  就在欧盟公告发出后的第四天,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公然表示,依照世贸规则、APEC原则和G20领导人多次明确指出的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精神,欧盟不应采取这1做法。这项措施针对的是一个环境产品,也是一项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随后的9月11日,商务部办发布公告称,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德国、欧盟及法国,将与德、法两国政府相干部门及欧盟委员会进行交涉,论述中方立场,尽最大努力保护中国企业利益。  韩杰表示,发起 不但对我方不利,对欧盟也是有打击的。由于这个不是对双方都有益的,反而都是有害无利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贸易仗打起来以后后果会很严重。  而1名行业人士这样向感慨:“欧洲反倾销调查,对全球光伏行业会有什么好处?这或许就是一个贸易争端的筹马罢了。”  政策依赖症  实际上,即便没有欧盟立案调查的致命打击,中国光伏企业也早已在刀尖上行走。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正使得这个行业经历着一场大浪淘沙。  “现在即使不是市场的底部,但离底部也不远了。”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1名人士向表示,“目前我们的工厂仍满产运转,在全部产业状态不明朗的情势下,企业只有努力提高运营效率、下落生产成本才能确保度过这个难关。”  我国政府也在积极为光伏企业开辟国内市常依照《可再生能源发展“125”计划》总体目标,太阳能发电将成为我国发电体系中的重要电源之一。2015年我国太阳能发电将到达2100万千瓦,较原计划的1000万千瓦翻番一倍多。  “政策明显为我国太阳能产业带来新的机遇。我国虽然是太阳能发电第一制造大国,但主要是出口欧美市常目前光伏行业的亏损现状,主要是因美国、欧盟纷纭对华双反,导致大量国内光伏企业堕入亏损、减产地步。”美国伊顿能源中国区总裁尚尔兵指出,一旦中国国内开始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加快市场开发速度,太阳能发电价格将具经济型,并得到大规模的推行应用,则有利于减缓目前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现状。  一名光伏行业人士向表示,此次欧洲反倾销立案的情况与美国双反不同,针对光伏板、光伏电池和其他光伏组件,是把三条路都堵死了。相比而言,美国的好一点,放开个口子,主要是针对光伏组件,现在很多下游大型的厂商在东南亚、中国台湾乃至是美国本土建组件的组装厂,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规避。  虽然多数光伏企业在一次次双反遭遇战中焦头烂额,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光伏企业都在遭到欧美国家的排挤。  就在中国光伏产业面临贸易争端和产业过剩的2012年,新奥团体却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新能源公司以50亿美元和核心技术投资建设美国内华达州清洁能源生态中心项目。  与往年签订的技术合作项目有所不同,此次新奥以“资金 技术”的方式在美国内华达州帮助当地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和未来生态城,这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入到以技术输出为核心的国际产业深层面合作的新尝试,也是中美之间经贸模式发展的新变化。  在新奥能源相干负责人看来,即便是在国际光伏市场,中国企业如果依赖不断渐进的商业模式和不断创新的技术,仍然能够顺利走出去。“国际化合作,不但依赖设备出口,更需要技术输出打开新局面。”新奥团体相干负责人认为。  阿特斯市场部发言人也对本报表示,国内光伏能源市儿童白癜风怎样医治场起步比较晚,目前的开辟还是依托政策。对国内市场的开辟,企业还是需要政府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希望政府在市场准入门卡及认证体系上进行引导。企业也不想看到之前盲目扩建、疯投的场面。  “当下正好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期,应当加大力度进行品牌的构建,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该人士指出。(华夏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guoyao.com/ysjk/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