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是母乳喂养儿6月龄后再添加辅食,对婴儿和母亲都有诸多益处。尽管如此,对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争议。
在发展中国家,纯母乳喂养6个月可降低婴儿胃肠道疾病的风险,延长哺乳母亲的闭经时间,所以这项建议的收益-风险比相当高。
在工业化国家,情况不是非常明确,但是就婴儿感染的发病率、运动机能发育和母亲产后体重减轻而言,收益-风险比也极可能有利。
对于婴儿生长、食物接受度和铁或锌的营养状态这些结局,工业化国家的证据表明没有什么特别的益处,但是遵循这个建议风险会很小。
一些纯母乳喂养婴儿在6月龄之前可能缺铁或缺锌,这可以通过对高风险婴儿有针对性地补充铁和锌得到有效预防,效果比添加辅食更好。
总体而言,迄今为止的证据支持WHO关于在6月龄添加辅食的建议,但在工业化国家,开展更多的研究将非常具有价值。
引言辅食的定义是与母乳一同提供给婴儿的食物。在过去,这类食物常常被称作“断奶食品”。不过“辅食”一词更受欢迎,因为断奶意味着停止母乳喂养,然而这种食物的目的应该是补充母乳,而不是替代母乳。年5月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敦促各成员国将促进母乳喂养6个月作为全球的公共卫生建议。这条建议是依据WHO专家咨询委员会关于纯母乳喂养最佳持续时间的报告,该报告系统考察了各种证据结果。专家委员会的结论是母乳喂养儿6月龄后再添加辅食可以赋予婴儿和母亲多种益处。在年以前,WHO的建议是在“4-6月龄”添加辅食,但在系统考察各项证据后,已经积累了充足的证据认为将“4-6月龄”改为“6月龄”是合理的。WHO建议旨在适用于所有的国家,但是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正式通过了与WHO建议一致的政府政策。
不过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专家们对于建议6月龄还是4-6月龄作为添加辅食的最佳年龄持有不同的意见。例如,最新的美国儿科学会儿童营养手册阐述了两种观点。在辅食喂养一章(p),正文写到“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使用可能被污染的和/或低营养密度食物而导致婴儿腹泻和营养不足风险,建议婴儿纯母乳喂养6个月似乎是合理的。如果情况并非如此(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可以在4-6月龄间添加辅食。这是一个基于人群状况的建议,每个婴儿添加辅食的时机也可能与建议不同*。”*号是指该页下端的脚注,指出“APP专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营养委员会承认母乳喂养章节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事实上,脚注有一个错误,应该是“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左右”,而不是“至少6个月”[GartnerL,个人通讯]。这个错误会在勘误表中加以纠正。
一些国家的健康专业人士对这个问题缺乏共识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发达国家随机研究的证据。WHO系统性评价中纳入的都是比较纯母乳喂养(EBF)36个月的婴儿与纯母乳喂养至少3个月,然后继续母乳喂养并结合辅食喂养至少至6个月(MBF)婴儿的临床研究或观察性研究。文献检索找到2,篇独立引用,但只有36篇满足系统评价入选标准。这36篇引用来自20项独立的研究,其中9项是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11项是在工业化国家开展的。不过,在这20项研究中,只有两项是EBF与MBF的对照研究。这两项研究都是在我们的研究队伍在洪都拉斯进行的。在第一项研究中,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纯母乳喂养4个月的母婴对随机分组,一组从4月龄开始辅食添加,另一组继续纯母乳喂养直至6月龄。前一组获得了营养丰富、商业制备的婴儿罐装食品。第二项研究使用了类似的设计,但仅限于低出生体重(但是足月)婴儿(n=)。到目前为止,还未曾发表过关于发达国家EBF和MBF的随机对照研究。
有几个健康结局可能受到辅食添加年龄的影响,包括婴儿生长、铁和锌的营养状态、感染发生率、行为发育和食物接受度、产妇哺乳闭经持续时长以及产后体重降低速度。下面将一一讨论这些结局,重点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白癜风初期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