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刚来到世上,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特别是那些高需求宝宝,更是让年轻的宝爸宝妈束手无策。宝宝会忽然表现出哭闹的行为,大致是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情绪导致,一种就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需要什么东西。
新生儿不停的苦闹,让不少父母感到头疼,有些父母干脆选择任由孩子的苦闹,等到他哭累了就不哭了,这样的方法究竟可取吗?
l“孩子哭了,该不该马上去抱?算不算溺爱?”
老一辈常说:“孩子哭就让他哭,别惯他,现在惯,长大遇到事就只会哭哭啼啼,什么也不会”。老人带孩子总会有这种想法,可能在那个年代,这种教育方式是比较普遍的。但现在的育儿方式与老一辈有着天差地别,当孩子哭闹时,年轻父母思考的不是“要不要哄”,而是“该不该哄”,内心是想抱孩子的,但是却不知道该不该抱,抱了算不算是溺爱。
表哥家今年添了个可爱的“猪宝宝”,家里人都开心极了,全家人整天都围着宝宝转,但越是照顾的周全,宝宝的脾气好像就越大,动不动就哭个不停,表哥表嫂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前天,表嫂给我打电话,带着哭腔说:“孩子一天能哭几十次,把我愁的不轻,我婆婆居然说让孩子随便哭,哭够了就不哭了,这话谁听着不生气!”
我问表嫂:“宝宝为什么经常哭,是哪里不舒服吗?”
表嫂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那谁知道呀,一天天的哭个不停,你哥还总拦着我不让我哄,说我婆婆说的有道理,哄得多了就是溺爱,新手妈妈真是太难当了,我都快神经衰弱了!”
在生活中,很多新手爸妈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哭了该不该马上去抱起来哄呢?这算不算溺爱呢?
l科学证实:孩子大哭,家长这样抱能促进大脑发育
孩子哭的时候,家长该不该抱,对于这个问题,脑科学家洪兰在《给父母的科学养育课》中讲到:婴儿研究报告指出,哭泣时抱孩子,会促进孩子大脑的生长,家长的拥抱、轻拍、抚摸、温柔的声音,都对孩子有一定的抚慰作用,这些刺激能够促进大脑的生长,帮助大脑中管理情绪的相关神经元得到活化。
l为什么孩子“一哭就抱,一抱就不哭”?
大部分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动不动就哭,一哭父母就去抱,一抱孩子就不哭了,孩子真的是故意“折腾”父母的吗?
温柔的声音给予的安全感,比食物更加重要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拥抱、抚慰、吃奶,但有些孩子的需要更加强一些,有些孩子更善于表达这种需要。每个孩子在婴幼儿时期,都会用哭闹声表达自己的情绪,从侧面来说,孩子的哭闹是一种健康的表现。
研究表明:出生四天的婴儿在磁共振仪中听见大人吵架的声音时,大脑中负面情绪中心的杏仁核就活化起来了。温柔的声音才能活化大脑中的愉悦中心。
孩子天生期待渴望被触摸
大部分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总是哭着闹着要大人抱,但只要抱起来就很容易满足。这些孩子渴望身体的接触,他们喜欢一直被抱着,一放下来就会大声哭闹抗议,他们超级敏感、紧张,对父母的要求极高。
轻轻拍打和抚摸孩子,会活化孩子大脑中的愉悦中心,因为大脑是喜欢有韵律、节奏的动作的。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民族祭奠舞,大多都是简单、重复的动作,同时也有催眠的作用。
今年夏天,嫂子抱着8个月大的儿子来我家吃饭,餐桌上,儿子一直哭闹,哭得哥嫂有些不耐烦了,我妈赶紧把孩子接过来。
嫂子有些生闷气地说:“每天都是这样,早上哭到晚上,我都哄烦了,每次一哭就要哄大半天。”
嫂子刚说完,孩子就不哭了,我转头一看,宝宝正在我妈怀里“嘟嘟嘟”地吐泡泡,眼角还带着泪。
表嫂语气中带着惊讶,问我妈:“这孩子怎么说不哭就不哭了,是怎么哄的呢?”
我妈说:“你平时哄呀,肯定是抱着晃来晃去的,你要拍拍他呀,边哄边拍他的背,这样孩子很快就不哭了,百试百灵。”
有一种理论叫做“孩子哭的时候不要抱,等不哭了才能抱”,这种理论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孩子哭的时候,正是需要安抚的时候,美国一位医生曾在书中表示,孩子大哭一旦超过20分钟,大脑将会受到损害。而实验证明,经常被抚摸、拥抱的新生儿免疫力会增加。
l大脑发育敏感期,父母注意三个阶段,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胎儿时期
孕妇在怀孕期间,周围的环境是很重要的,不良的环境会直接对胎儿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比如我们常说,准爸爸要戒烟戒酒,孕妇不能闻“二手烟”,不能吃“垃圾食品”等等,这都是会对孕妇造成直接伤害的。
在孕前,孕妇也要注意补充叶酸,有助于胎儿的脑部发育,还要保持精神的愉悦。孕妇的情绪也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家人要多多关心孕妇,照顾孕妇,保持身心愉悦,可以多听一些轻柔的音乐,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婴儿时期
婴儿时期,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长期稳定的陪伴,也就是说,不要频繁变更带孩子的人,妈妈是最佳人选。家长也应该注意培养亲子之间的关系,要每天抽出至少两个小时陪伴孩子,做一些游戏、互动,给予孩子安全感,与孩子之间形成安全依恋。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应该第一时间抱起孩子,稳定孩子的情绪,用温柔的声音哄,同时轻轻地拍打、抚摸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这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心理。
幼儿时期
到了幼儿时期,孩子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去探索,不管是什么东西,他们总想去摸一摸、看一看,这是孩子最基本的探索方式。作为父母,要满足孩子的这种求知欲,要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去感知一切新奇而又美好的食物。
家长可以在孩子的活动范围内放置一些安全的物品,比如:塑料杯、积木、圆环等、牙刷等,让孩子去触摸,去感受,他会感觉到圆环是光滑的,塑料杯是粗糙的,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时,增加一些趣味性。
孩子早期感知到的一切是很重要的,甚至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巨大的影响。当孩子哭闹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亲近和关心。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给予足够的安全感,用最温柔的声音和抚摸稳定孩子的情绪,不但是对孩子弱小的心灵进行安慰,同时也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有利的影响。抓住孩子大脑发育的敏感期,用适当的方式,与孩子形成安全依恋,让孩子的童年更加完整。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