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常问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通知公告

金德家长学校——帮您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家长只需将问题通过公众平台提出,2个工作日内,我们将通过公众平台发布相应文章和视频。

电话/

QQ/

  1.发热了该怎么办?

  为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一般分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0.4℃)、超高热(大于40.5℃))及体温过低(低于35℃)5级。其病因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的不同,平时常见的发热多数属于感染性的。

  感染性的发热绝大多数可以在一周内退热,甚至痊愈,每次发病,发热1~2天退热是正常的,5~7天退热也是允许的,多数发热要3~4天。

  所以,对待一般的感染性发热,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家长不必过分紧张,只要高热时对症处理,多喝水,清淡饮食,减少过度兴奋,一般都可以在一周内痊愈的。

  2.宝宝不吃饭是得了厌食病吗?

  中医认为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以长时期的见食不贪,不思饮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甚则拒食为特点。

  好发于1~6岁消化功能尚未健全的小儿。厌食的主要原因就是脾胃功能受损。

  处理方法:家长在对待孩子胃口不好、偏食、挑食等问题上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不要哄食、强迫饮食,给已经受伤的脾胃充足的休养时间。

  (2)纠正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如边吃边玩,未食正餐先食零食等。

  (3)注重脾胃的日常调护,可以用健脾的食疗方调治以固本。

  (4)适当的消食理气导滞以助脾胃功能恢复。

  3.扁桃体肿大怎么办?

  扁桃体肿大临床中是很常见的,一般有有急性及慢性之分,而且,慢性的发生率很高。如何正确看待扁桃体的肿大,家长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看法。

  处理方法:急性的,一般可按急性炎症治疗,多数在数天之内能收到理想疗效——扁桃体消肿;而慢性的,只要不是急性发作,平素是可以不用治疗的,有些家长苦苦地进行消炎消肿治疗,不仅没效,反而会损伤小儿的肠胃功能,反复得病,值得注意。

  4.出汗多是体虚吗?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看病时,一开口就说自己的孩子虚汗很多。关于孩子出汗问题,应该这样认识:

  孩子出汗,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正常汗出有调节机体体温平衡,排泄机体代谢产物以及滋润肌肤的功效,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病态,如小儿由于衣着过厚,喂奶过急,或剧烈运动等,都较成人容易出汗,尤其是婴幼儿基础代谢旺盛,刚睡觉的前1小时左右时间内出汗多是旺盛时的基础代谢恢复到安静状态下的必须过程,故不属于病态。

  不正常的出汗多是整个睡眠过程均是大汗不止,或动则大汗,而不正常的多汗,也有虚、实之分,不是孩子出汗多均为虚汗。

  中医认为,小儿汗证,共分4型:卫表不固、营卫不和、气阴两虚及湿滞内蕴。可见前三型为虚证,最后一型却为实证,而且在儿科中尤为常见,常常是因为不合理的饮食喂养导致小孩积滞而出现湿滞内蕴。正确做法是前三型当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益气养阴,而最后一型只当消食导滞。

  因此,看待孩子出汗问题,首先是分清正常与否,再辨虚实,切不可盲目补益。

  5.夜间磨牙是长虫了吗?

  夜间磨牙是儿科很常见的现象,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可能性:,每个原因都是儿科常见的病因,家长可参照处理。

  (1)牙齿牙床的原因:孩子6个月~2岁长乳牙,或6岁开始的乳牙脱落换恒牙这两个年龄段,因为牙齿的缘故,牙床会有不适的轻微表现,如松浮、轻痒等——通过磨牙可以缓解这种现象。

  (2)消化不良: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处在一个消化不良的状态,即中医所说的积滞、食滞——通过助消化,消食导滞可以收到疗效。

  (3)临睡前进食:很多小孩都有临睡前进食的习惯,比如喝奶、宵夜等等,因此大脑须要指挥消化系统对食物进行消化,因此会出现咀嚼磨牙现象——戒掉临睡前进食不良习惯。

  (4)口腔不洁:因为口腔的不卫生或者口腔有炎症、溃疡等原因,也可以出现磨牙现象——当注意口腔卫生。

  (5)长肠虫:肠道寄生虫是小孩磨牙很常见原因,但往往伴随有腹痛、不注意卫生进食习惯、面上虫癍及眼睛巩膜后虫点等表现——当注意卫生及驱虫。

  6、宝宝便秘是大肠热吗?

  小孩便秘常困扰着家长,作为家长,一般都认为是“大肠热”,而采取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治疗,但往往事与愿违,便秘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对小孩便秘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便秘有虚实之分,而虚证在儿科是很常见的,千篇一律以“大肠热”来对待处理是不合理的。

  首先,应从年龄上认识,婴儿期多为虚实夹杂证,这与小孩胃肠功能不成熟、乳食的适应性、胎粪未清等等因素有关,治疗的方法应为健脾理气,消食导滞;幼儿及幼童期,多因进食过多,但消化力尚未跟上有关,治当消食导滞,佐以行气理气为法;

  儿童期以上多为饮食过量,结构不合理(如多冷饮)所致,治当消食导滞,佐以清热为法,同时要调整饮食结构,戒掉不良饮食习惯。其次,应从饮食方法上找原因,合理地进行指导。

  7.宝宝为什么会缺钙缺锌?

  家长经常会问到补充微量元素问题,尤其是补钙、补锌问题,我总认为以前生活条件很差,孩子都没有补充钙锌,不是也都健康成长吗?现在生活条件这么优越,为什么还会缺乏微量元素呢?

  关键就在于家长对孩子的乳食喂养方法不正确,损伤了脾胃,导致“脾虚证”的形成,对食物的营养吸收不良、不平衡所致。所以,调治脾胃,指导进食方法才是主要的治根之法。明确有微量元素的不足,而进行适当的补充也是必要的,可以缓冲症状,缩短疗程。

  目前市面上的钙剂、锌剂很多,都是可以作为保健性质的营养品使用,一般没有明显的缺钙、锌表现(如寐不宁、烦躁、枕后脱发、肋缘外翻、易感冒、脸色苍黄、毛发不泽、胃纳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口服一般补钙、锌制剂就可以了,严重者,才需要延医诊治。但记住,肠胃的调护才是最主要的。

  8.宝宝“容易感冒”怎么办?

  近年来,西医学多了个病名——反复呼吸道感染,这大概就是家长常说的易”感冒”问题。

  西医学已经很明确地指出,这种病的病因就是患儿免疫功能的低下所致,这是病根所在,但从实际看,很主要的原因还不仅仅是体质差、免疫力低下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由于这类患儿在生活起居以及饮食方法上存在不正确的做法,如运动后马上出汗脱衣、吹风纳凉、不及时添减衣服、病后过早补益或过饱饮食、过吃生冷寒凉、临睡前进食等等……。

  合理的儿童保健调护配合增强免疫力才是防止孩子反复“感冒”最有用的方法。

  9、宝宝出牙发热要紧吗?

  临床中,有的家长经常因为自己的小孩出牙迟或者换牙久等问题提出疑问。

  人生有两副牙齿,乳牙(20颗)和恒牙(32颗),乳牙长出的时间是4~10个月,12个月后未盟出者称为乳牙盟出延迟。

  乳牙盟出有一定规律性,一般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左右乳牙出齐。乳牙的盟出存在个体差异性,与遗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6岁左右开始盟出第一颗恒磨牙,也开始了乳牙脱落换恒牙的阶段。

  6~12岁年龄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其中第1、2双尖牙代替第1、2乳磨牙,此期为混合牙列期;12岁盟出第二恒磨牙;17~18岁时盟出第三恒磨牙(智牙),也有终生不出第三恒磨牙者。

  牙齿的盟出是小孩时期的生理现象,出牙时有的孩子会伴随着低热、轻微腹泻、烦躁、磨牙、流口水、夜寐不宁等现象,这种现象中医称为“变蒸”,不属于病态。

  健康的牙齿生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D、C等营养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食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齿的生长。牙齿生长异常可见于外胚层生长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10.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生虫了?

  小儿时期,长肠道寄生虫是很常见问题,绝大多数属于轻症,无须治疗,但严重者,可以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如情绪、睡眠等)及降低营养水平(如贫血)就应该给予诊治。

  判断小孩生虫的简便方法:患儿常有夜间磨牙,反复腹痛、面上虫癍及巩膜后虫点等表现,配合凌晨检查肛门(查蛲虫)以及大便查虫卵、血常规查嗜酸性粒细胞等。

  驱虫的方法: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驱虫药(如肠虫清)、中药驱虫制剂以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11.宝宝呕吐怎么办?

  呕吐是孩子日常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当然由于急性胃肠炎而出现呕吐是最常见的,但从临床实践发现,呕吐有很大的比例不是因为急性胃肠炎引起,而是由于急性咽喉炎(包括急性扁桃体炎)引致的。

  这时候,患儿在呕吐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咽不适(痒、痛或者阻塞感)、发热、清咽、咳嗽等表现,有的还会可见到因呕吐而头面部(尤其是双眼下眼睑部位)皮下针尖样出血点,而且这时候如果查血常规往往会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

  这主要是与因为呕吐导致的血液浓缩有关,家长不必过分紧张,所以,正确的治疗方法应该是解毒利咽,兼助消化,而不是治疗胃肠炎。

  12.宝宝腹痛会有哪些问题?

  在儿科,引致腹痛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肠痉挛、盲肠炎、腹型癫痫、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膜炎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肠痉挛,而引致肠痉挛的原因也很多,如积滞(食积)、肠虫、消化不良(腹泻或大便不畅),故治疗这类腹痛的做法,应该是消食导滞、助消化,由肠虫引起的,常伴有夜间磨牙、面部虫癍、眼睛巩膜后虫点、舌下虫积等,治疗当以驱虫为法,;

  盲肠炎有先在肚脐周围的腹痛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疼痛的特点,可做B超检查及血常规帮助确诊,可在医生指导下做保守治疗(中医清肠凉血消痈,西医以消炎为主)或选择手术;

  腹型癫痫属于癫痫病的一种,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致的腹痛,做脑电图检查可帮助诊断,本病的治疗应该在神经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膜炎均与腹部炎症有关,可做血常规及B超检查帮助诊断,治疗西医以抗感染,中医多以清热解毒,佐以理气活血为法。

  13.宝宝俯卧正常吗?

  趴着睡就是俯卧,这点在幼儿及幼童期较常见,以前民间认为,孩子趴着睡不好,会压着心脏和肺,影响呼吸和睡眠质量,应该及早纠正。

  现在研究证明,孩子趴着睡,甚至有的跪着谁,对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直接的不良影响,可以认为是孩子睡眠的一种正常体位。

  但应该提醒的是,孩子趴着睡发生的时间,是一贯的睡姿如此,还是最近短期的表现,习惯的是正常的,短期的是异常的,短期内出现的俯卧,很大程度是由于积滞、消化不良引起的,这种孩子往往同时伴有夜寐不宁,磨牙,大便不正常(便溏或便秘),口气秽臭,时诉腹痛等等表现。以此可助鉴别。

  14.宝宝为什么夜寐不宁?

  中医认为“胃不和,卧不安”,所以,孩子的夜寐不宁,多数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而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不节、不洁,临睡前进食、腹泻等。

  这种情况,常伴有口气秽臭、磨牙、腹痛等表现,治疗当以消食和胃为法;也有因七情所伤,如惊恐(声响刺激、生病打针等)、压力、欲望得不到满足等,当以宁神疏肝为法施治;还有因衣着过紧或卧床不适等,当仔细辨别,及时改正

  15.反复口腔溃疡怎么办?

  临床中常见有孩子反复口腔溃烂,口腔溃烂,有虚实之分,急性的多以“心脾积热”引起,这种类型多以清心泄热,佐消食导滞为法治疗,多能获效,但反复出现口腔溃烂的,多属于虚火,治疗不能以清热泄热为法,反须以益气养阴,佐引火归元组方论治,

  同时还应该注意早睡眠、多喝温开水、健脾清淡饮食(不能过凉,也不能过补、兹腻等)。

  16.婴幼儿湿疹好烦恼。

  婴幼儿湿疹很常见,一般中医都是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治疗,而西医多以抗过敏,免疫调节的方法施治,但疗效多不满意,尤其是远期疗效更差。

  从临床上看,这种病跟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有极大关系,如果一味地清热、抗过敏是不太恰当的,尤其是长时间以激素类药物治疗更不应该,而中医的温阳渗湿法配合食疗可以收到较理想的疗效。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guoyao.com/myjl/9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