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妈妈们应当对开裆裤并不陌生,生活在大天朝,可以明目张胆地带着穿开裆裤的娃上街。但在美国这样做可能被抓哦!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蒙特利公园市日前闹出穿开裆裤华人男童出现在公共场所,遭美国人误认为“虐童”报案。蒙市市长、警局局长回应此事认为,中美存在文化差异,但卫生考虑应是报警主因。那么问题就来了,穿开裆裤不卫生吗?
开裆裤背后的中国式育儿观
在国内开裆裤是低龄宝宝的标配。但美国基本没有给孩子穿开裆裤的,因为在西方人看来,宝宝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也应该有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虽然处理宝宝的排泄物很不方便,但却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但在中国妈妈的眼里,幼小的孩子只是一个懵懂的生命,应该被呵护,但还谈不上被尊重。一方面,中国文化中的特权意识,赋予了孩子在公共场合裸露生殖器而不嘲笑的特权。
曾有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妈妈,都曾经让宝宝穿过开裆裤。选择让宝宝穿开裆裤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图方便,还有的妈妈选择让宝宝穿开裆裤,则是由于家中老人的坚持。在你认为“宝宝多大的时候,不应该继续穿开裆裤”问题中,56%的妈妈认为2岁以后不应该继续穿开裆裤,30%的妈妈认为1岁之后就不应该让宝宝穿开裆裤了,另有14%的妈妈认为,从一出生就不应该让宝宝穿开裆裤。在谈到大宝宝不应该继续穿开裆裤的原因时,多数妈妈考虑的是“不雅观”,其次考虑的则是“不卫生”。
穿开裆裤到底卫生不
那么问题来了,穿开裆裤到底是不是不卫生呢?对此,医院的儿科副主任医师孙文惠指出,开裆裤看似方便,但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而言,绝对是弊大于利。
“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说,穿开裆裤最大的问题是不够卫生。由于低龄宝宝没有自制力和卫生观念,喜欢到处攀爬,随地乱坐。如果穿着开裆裤,会增加宝宝感染的可能。其中,最常见的是泌尿系统感染。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如果外生殖器暴露在外面,脏物容易进入尿道口或阴道口。尤其是女孩子,尿道短,很容易得上行性的泌尿道感染。尤其小女孩,由于其体内雌激素水平低,外阴抵抗力弱,阴道上皮薄,酸度低,穿开裆裤容易引起生殖器感染,导致外阴炎、阴道炎的发生,出现局部发红、肿胀,阴道分泌物增多、排尿困难等症状。如果异物进入阴道内,还有可能引起细菌感染,严重时还会并发败血症。”除了感染的风险,孙文惠还特别提醒,秋冬季节,如果让宝宝穿开裆裤,宝宝由于臀部及小腹部长时间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凉、感冒及腹泻。
开裆裤对心理健康没好处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孙文惠同样不建议让宝宝穿开裆裤。“如果穿开裆裤,就意味着生殖器暴露在外面。对于孩子而言,有意无意地玩弄外生殖器,可能会因此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研究表明,哪怕是低年龄段的宝宝,也能在玩弄生殖器中发现快乐,而且一小部分青少年的手淫可能与小时候形成的这种坏习惯有关。”孙文惠说,对于低龄宝宝而言,他尚不能理解触摸生殖器是一种私人的行为,正如用卫生间是一种私人的行为一样。因此,父母最好不给孩子穿开裆裤,以在潜意识里让孩子明白,当众暴露和触摸生殖器都属于不当行为。
其实,1岁到1岁半时,大多数孩子都会用手势或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大小便的意愿。在这个阶段,不少父母为了方便,给孩子穿上开裆裤。一旦孩子有了尿意和便意,就可蹲在地上随地解决。殊不知,这个时间段,是培养宝宝入厕习惯的好时机,大人借助“穿开裆裤”来偷个小懒,看似无伤大雅,但对于宝宝良好习惯的养成却遗毒颇深。
不穿开裆裤咱穿啥好
冬天天气冷,宝宝很容易打湿或者弄脏裤子,不穿开裆裤真的很不方便,有哪些可以替代开裆裤的好方法?
首先,出门的时候,应该在包包里多放几条裤子备用。另外,如果长时间出门,不方便换穿裤子,可以直接穿纸尿裤。如果嫌纸尿裤不好看,可以在外面再套一条满裆裤。另外,可以买那种带拉扣的满裆裤来替代开裆裤。这种带拉扣的满裆裤,裆部有暗扣,宝宝有便意时,可以很方便地打开或者跟宝宝更换尿布或者尿不湿。
在让宝宝告别开裆裤之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自然是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入厕习惯。宝宝1-1岁半以前,宝宝身心发育有限,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父母不必着急进行排尿训练,过早训练可能造成宝宝心理负担,影响宝宝的性格,并使亲子间关系变紧张。这个阶段,可以让宝宝穿纸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