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但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接着往下看吧!
1
长第一颗牙后就应清洁
当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家长就应该使用符合该年龄段的牙刷替孩子刷牙,要挑选婴儿专用牙刷,刷头小,刷毛柔软。在萌牙前,家长可以用软布擦拭婴儿牙龈。
家长必须挑选婴幼儿专用牙膏,牙膏中的氟化物可以有效预防蛀牙,婴儿无法吐出泡沫前,牙膏用量如米粒大小即可。
宝宝乳牙出齐就能使用牙刷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竖刷法:
刷上牙时,先将牙刷的刷毛轻放在牙龈与牙齿的交界处,然后通过手腕的上下活动像用梳子一样,刷毛自牙龈顺着牙缝向下刷,在同一部位反复数次;
刷下牙时,则同样的方法从下往上刷,这样可以把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清洁掉;
刷牙齿的咬合面时,可作来回拉锯动作。刷的时候要仔细,里面、外面、前牙及后牙都要刷到。
当两颗相邻牙靠在一起,家长可以用牙线帮助孩子清洁牙缝,清洁刷毛无法清洁到这些部位。
2
长第一颗牙后就应看牙医
当婴儿长出第一颗牙齿,家长就应该预约带孩子看牙医。牙医会提供婴儿的饮食及口腔护理建议,而孩子也会渐渐地适应这种牙科诊疗环境。
这些口腔健康管理有助于孩子牙弓的发育,确保孩子的牙弓能够咬合正常,长大后能拥有符合美学标准、和谐的微笑。
定期检查的优点
就孩子方面,可让他早一点熟悉牙医师及牙医诊所的环境,并且能定期的接受预防及保健工作。
就家长方面,可让家长早一点对孩子的口腔状况有所了解,及早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及习惯。
就牙医师方面,可让牙医师与孩子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并且能早期发现问题实时给予治疗。
3
母乳喂养确保舌头和牙弓位置正确
母乳被普遍认为能给予婴儿最好的营养品及情感抚慰,婴儿吸奶的过程,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用鼻呼吸,并确保舌头和牙弓的正确位置。
4
奶瓶喂养时间过长增加龋齿风险
如果由于母体健康问题,医生不建议妈妈母乳喂养孩子时,妈妈可以通过专业人士挑选最适合孩子的奶瓶。经过专业设计的奶瓶的奶口,可以帮助婴儿在吸吮时锻炼口面部肌肉,因此不能随便改变开孔尺寸。每次使用后,奶嘴都需要消毒。
婴儿使用奶瓶喝奶时,需要有成年人在一旁照看。延长奶瓶喂养或者母乳喂养时间,会增加孩子患龋齿的风险。
5
常见口腔疾病
婴儿多发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和牙龈炎,这些通常与口腔护理不佳有关,如果孩子被确诊患有龋齿,应该立即接受治疗。
龋齿在乳牙的传染速度很快,若不及时治疗,龋齿附近的牙齿也会被龋坏,不仅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牙疼,还并影响孩子整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当孩子口唇有白点或者白斑,他/她可能患有鹅口疮(念珠菌病),良好的口腔护理并保持玩具的清洁,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真菌感染。
6
牙外伤的预防
发生意外后,家长需要用清水冲洗孩子发生牙外伤的区域,并检查松动或折断的牙齿。如果有创口流血,就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按压伤口,还可以用冰块冰敷消肿。
受伤后,不能将奶嘴、奶瓶或者玩具放进嘴里,也不能吸吮手指,因为此时的吸吮动作会移动牙齿,造成出血并影响创口愈合,如果孩子口渴,家长可以用杯子或者勺子喂食,在受伤后的第一个星期,孩子的食物应以流食为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