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请注意624个月谨防宝宝贫血

宝宝贫血问题很普遍,6--24个月的宝宝20%—30%出现贫血。贫血会造成宝宝消化功能下降,肠道吸收不良,体格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智力商值下降,而且具有不可逆性的影响。

很多妈妈禁不住问: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贫血吗?

混合喂养的宝宝患贫血几率会增大吗?

我给宝宝加了蛋黄、瘦肉,营养更全面,难道还会贫血?

……

为什么6--24个月宝宝更容易贫血呢?这一阶段的宝宝有什么特点?

缺铁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营养问题。婴幼儿阶段宝宝铁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胎儿时期从母体获取的储备铁,二是从出生后的食物中获取。

宝宝出生时,体内有一定的储备铁,主要来自母体,通常可以满足宝宝4个月以内的生理需求。4个月后,出生时储备的铁元素己消耗殆尽。而婴幼儿阶段,宝宝生长发育比较快,随着身长、体重的飞速增加,血容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对铁的需求量比较高,6个月后宝宝每天生理需求铁元素约10mg,而ml母乳中所含有的铁元素仅仅不到1mg,不能满足此时宝宝对铁元素的需要。如果不及时添加铁强化米粉、肝泥、瘦肉泥、动物血,等富含铁食物,宝宝就会出现铁缺乏,严重时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另外,婴幼儿阶段,宝宝消化功能还不完善,一些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等摄入不足,如不及时补充铁元素,容易出现贫血问题。

  缺铁会导致宝宝贫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活动量减少、生长发育缓慢。特别是婴儿期,长期缺铁不予纠正会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宝宝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智力低下。

铁缺乏的临床表现:

1、精神烦躁、易怒,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

2、食欲减退、腹泻、胃肠功能吸收不良,体重不增;

3、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肝、脾和淋巴结的轻度肿大,甚至影响到心脏功能。

4、从脚趾甲开始,扁平上翘(临床上称为“反甲”)薄、脆、易折断;

5、脸色、口唇黏膜发白

6、自然光下,宝宝眼白发蓝

7、睡眠浅而易醒

8、缺铁性贫血还会影响到宝宝的智力发育。有贫血的宝宝,平均智商都要比没有发生贫血的宝宝差9~12个评分,而且即便以后补铁纠正贫血,智力商值仍不会改变。

9、异食癖,有嗜泥土、生米等异食行为。

儿童营养专业三门峡文医院三楼儿保科

咨询

如何预防宝宝的贫血呢?

1、坚持母乳喂养,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2、母乳喂养的宝宝应在4个月后注意补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从4周在营养师或医生指导下开始服用铁剂,直至1周岁。

3、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选用铁强化奶粉。

坚持母乳喂养

鼓励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最好延至12个月。虽然母乳中铁的含量比配方奶中要少,但是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50%),是牛乳(10%)的5倍,所以提倡母乳喂养。妈妈在孕后期及哺乳期都应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如果发现自己贫血要及时就医治疗,不然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对铁的摄入。

及时添加强化铁的辅食

  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对预防婴儿缺铁至关重要。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4~6个月后,需要陆续添加强化铁的米粉、肉泥、动物肝泥、动物血泥、鱼泥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长久以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菠菜、蛋黄是补铁的良品,其实是个误区,你就算把宝宝喂成大力水手,也难以纠正缺铁的现状。下面咱们一起来认识下真正补铁的食品。

  食物中的铁分两大类: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主要来自肉类、鱼类、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食品,它的吸收率高(10%-25%),而且在肠道的吸收不容易受其他食物成分的影响,所以是补铁的首选。

非血红素铁主要来自大米、小麦、豆类等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2%~20%),植物中的草酸、鞣酸、茶碱、植物纤维等成分还会与铁形成不溶性铁盐,影响铁的吸收。菠菜、蛋黄中的铁都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低,而且菠菜中还含有大量的草酸,会影响铁的吸收。不夸张的说,十几斤菠菜的补铁效果才抵得上50g猪肝。

  此外,膳食中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如吃补铁食物的同时搭配点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过快,而含铁的辅食添加不上,家长咨询,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铁剂,让宝宝远离缺铁性贫血的威胁。

儿童营养专业









































白癜风怎么办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guoyao.com/yyxw/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