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接触到许多家长对早教是否有用持有怀疑或疑惑,那么,我们了解一下婴儿期脑发育的过程,帮助大家有一个认识。
身体变化
当你思考生命前2年的生活时,脑海中会出现什么?如果你花一点时间反思这一阶段你会认识到,除了产前发展之外,这一阶段身体发生了最大的变化。尽管感官功能良好,但新生儿身体机能有限。2岁的儿童不仅可以独立移动,而且可以自己进食。让许多父母诧异的是,他们常常是自己处于各种危险情景之中。2岁的孩子要达到身体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他的大脑发育超过身体的其余部分,这一特点可以解释学步儿典型的“头重脚轻”的外形。
大脑与神经系统
前2年里,大脑与神经系统发展很快。出生时,中脑和脑髓发展最为充分。这两个部分都在头颅的下部,与脊髓相连,调节重要的功能,如心跳、呼吸以及注意、睡眠、觉醒、排泄,还有头、颈的运动—一个新生儿都可以做的不错了。出生时大脑发育最不充分的部分是皮质,即围绕中脑回状物质,与知觉、身体运动、思维及语言有关。
1.突触发育
大脑的所有结构有两类基本细胞构成:神经元和细胞。大脑中有成千上万的这些细胞,而且突出,或者说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已经开始形成。由于树状和轴突的生长突触得以发育。突触形成,出生后前几年皮质中突触的生长非常迅速,到4岁时达到整个脑重量的4倍,不过,突触形成不是持续的过程,而是突发性的。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突触迅速成生长,在神经元之间产生多于个体需要的链接。因此,突触形成的每一次爆发都伴随着一个修剪阶段,其间不必要的路径和连接被去掉。比如,每一个肌肉细胞与脊髓中的一些动作神经元产生突触链接。当婴儿获得对运动和控制时,有些链接反复运用,有些链接却没有使用过。不久,这些没用使用过的链接就死去了,或者被系统修剪掉了。一旦修剪过程完成,每一个肌肉纤维只与一个动作神经元连接。
突触形成后修剪的这种循环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不断进行。
在每一次循环中,大脑变得更加有效率。因此,一个1岁的孩子实际上比成人有着更密的树状突和突触,但1岁孩子的网络没有成年人的有效。不过,效率是需要代价的。因为与成人相比,婴儿有更多的无用突触,他们可以比成人更容易从大脑受损(如营养不良、头部外伤)恢复过来。神经科学家用弹性一词来指大脑对经验反应做出改变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家从神经发展的兴奋性突触形成—修剪特征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首先,显然大脑的发展遵循一句老话“用则灵,不用则废”。与在刺激较少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相比,一个在刺激丰富或具有智力挑战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保留更复杂的突触网络。一些研究包括对动物研究的证据支持这一论点。比如,婴儿期在高度刺激的环境中长大的老鼠,成年期其实神经网络、树突、突触连接比不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老鼠更密;动物研究也表明,丰富的环境有助于年幼儿童的大脑客服因致畸因素,如酒精引起的损伤。
另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婴儿的大脑比更大的儿童和成人有更大的弹性。矛盾的是,最大弹性的时期,也是一些重要缺陷最容易产生的时候,正如胎儿对致畸因素最敏感的时期恰好是所有身体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因此,幼儿需要环境中有充分的刺激和秩序,使早期快速发展与弹性最大化。前几个月不合适的饮食和刺激的严重缺乏,对儿童后期认知进步有着微妙的但不是长期的影响。
关于生命全程中突触形成与修剪的新信息促使发展心理学家改变了他们关于大脑发展与行为之间联系的观点。如果大脑到2岁时差不多完全定型,像不久以前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那么假定在那一年龄之后发生的任何发展都是经验的产物是合乎逻辑的。但是研究者们现在知道,在人的一生中,心理功能的改变都与大脑的变化有关。
2.髓鞘形成
神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过程是单个轴突的鞘或者外皮的产生,鞘使神经元相互之间电子绝缘,提高其传导性。这些鞘由称为髓磷质的物质构成,产生鞘的过程称为髓鞘形成。
髓鞘形成有两种形式:从头到尾和从躯干到四肢。比如,掌管颈部和肩部的神经比掌管腹部的要早。结果,婴儿先可以控制头部运动,然后才可以打过。
髓鞘形成在出生后前2年最快,但是在童年期和青少年期仍以较低的速度持续发展。比如,大脑中与视力有关的部分到2岁时达到成熟,而那些控制动作的部分知道大6六岁时才完全髓鞘化。
其他的结构需要更长的时间髓鞘化。比如,网状结构是大脑负责对正在做的事情保持注意,并帮助你筛选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信息的部分。网状结构髓鞘化开始与婴儿期,但是童年期和青少年期保持快速发展。实际上,这一过程到一个人20多岁时才完成。因此,在前2年里,婴儿将注意力集中于任务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样,一个12岁的孩子比婴儿的注意力要好,但是与成年人相比还远远不够。
北京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