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性增长的模式。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婴儿的气质是其人格形成的重要要素。而气质类型是指表现紫人身是那个的的一类相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性的典型结合。
按照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划分为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和社交性四种类型。气质的稳定程度呈中等态势,即情绪性与活动性气质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是后两种气质冲动性与社交性属于极端气质,却很难改变。
(一)情绪性
情绪反应突出,负面情绪反应占优势,多表现为愤怒,悲伤和恐惧。有的主导9情绪是愤怒,有的则是悲伤。
(二)活动性
表现为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运动性游戏。其中,有些婴儿活动性很强,较多攻击性行为;另一些则喜欢从事富有刺激性和探索性的活动,很少有攻击性。
(三)冲动性
他们的情绪反应强烈,极易冲动,不稳定而又多变,缺乏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
(四)社交性。具有强烈的社会交往要求,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接触和交流。与人交往很容易变得“自来熟”。
早期教育对婴儿气质的影响作用取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是否与婴儿的气质特征相符合,相适应。“拟合优化模式”是一种强调环境因素与气质互动的作用。优化模式包括创设良好的抚养环境,正面鼓励,顺应孩子天性等。如果教育与婴儿气质不一致,则被称为拟合劣化,这会促使孩子产生抵抗性,增加他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