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从孕育生命到孩子的教育父母倾注无限的心血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又能带给大家什么呢?本文樊正伦教授讲述儿童期的健康与养生,感恩樊老,感恩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如此多的智慧,让孩子得以健康的,心智完美的成长,也使得我们的民族优秀的延续!
本文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点击页面最底部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可查看文章下文《樊正伦教授讲儿童期的健康与养生——幼儿养护、启蒙教育》。
身体强壮+心理智力=儿童健康
今天我们要把目光集中到孩子身上,一个是健康的问题,另一个就成长的方面,都应该和我们讲一讲。
我们说的小孩,从妈妈怀孕的阶段,一直到他十一、二岁的这个阶段,应该说是孩子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呢,我认为是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身体的问题
当然对于医生来讲,更侧重于孩子的身体,你别得病,怎么让你这个宝贝能够健康的成长,这是医生的一个职责。
另一方面是心理智力的教育
另外,我认为,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角度讲,这段孩子的心理智力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常常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两方面决定了孩子今后一生是不是可以顺利地成长。
所以今天在介绍的时侯,我想从这两个方面,跟大家交换交换我们的看法。
胎儿期母亲健康须知,静心养性
我希望我们的家长,一定要注意,现在说,有很多小孩,生下来以后就特别淘气。我告诉大家,这个责任不完全在孩子。
首先在家长,就是你在怀孕的阶段,恶语不说,保持一种非常平静的心态。
不要以为他没有生命,他在心脏开始蹦以后,他在形成的过程里边,他已经在接受母体给他的营养,很多很多的感觉到了。
头三个月,静心坐胎,禁同房,慎重物
女同志在怀孕的阶段里边,除去她自己的生命以外,还负担着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头三个月以内,这是坐胎的时侯,我们女同志一般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度的运动,造成胎气的损伤,我们有很多女同志习惯性的流产,就是在头三个月内,这时侯,不要同房,不要拿过重的东西,保持自己的心情的平静。
在头三个月内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我们在头三个月里边,妊娠初期会有反应。比如恶心啊,咱们说的妊娠恶阻,胎儿坐胎的时候,中医说气血就在下边了,里边就会产生一种热,热气的上逆,是造成她妊娠呕吐的重要原因。
那么这时候用点竹茹、陈皮,既理气又清热的药物,平平的清热药物,就可以解决妊娠的呕吐问题。
到了三个月以后,一般没有妊娠呕吐了,开始吃东西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这时候,你所想吃的东西,一定反映着你的个体和胎儿个体的需要,这时侯尽量不要挑食。
五谷杂粮都要吃,水果蔬菜各式各样都要吃,但是有一个原则,不要多,吃辣的时候要微辣,你别把红油一个劲往肚子里灌,那样的话,孩子就会形成他体内的一种胎毒。
最后三个月,喝鲫鱼汤防水肿
十月怀胎,到最后三个月,一定要注意了,这时侯因为女同志孩子越来越大,这时候女同志要特别注意,要防止妊娠水肿。
妊娠的高血压,这时侯女同志水肿喝鲫鱼汤,就可以了,它可以有行水、利水的作用。
而且鲫鱼本身有很强的营养。那么,到了什么时候开始注意了呢?
开始是能吃,慢慢就不能吃了,外面越来越胀,把胃给顶起来了,到她突然间又想吃了,这时侯就预示着孩子要出生了。
因为他这时候已经开始入盆了,一般是两周,这个时间是两周,胃又空起来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了,当丈夫的,这时候您得做产前的准备,这个过程,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
怀孕吃药那些事
另外,在这个阶段里面,并不是说不可以吃中药,你比如说感冒了、咳嗽了、发烧了,中医治各式各样的妇科。即使是怀孕阶段的,仍然有很多中药,但是这个中药要非常注意,不要伤了胎气,只要不伤胎气,都可以用。
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产前宜凉,没生孩子之前,中药用的药物,要相对的凉一些,因为这时候气血都养胎了,里面就非常容易有热,这时候,中医的用药就偏凉,比如像黄芩这一类的药物,经常要用一用,只要不伤胎气就没有问题。
但生完孩子以后,中医要产后宜温,就是她要用一些温热的药物。
比如咱们说的鸡汤,这个鸡本身就是温性的,咱们给产妇吃的食物中,尽量要温养,不要过于寒凉。
我想这是对于产妇,如果产妇保护得好,母壮则子肥,这是非常重要的。
十月怀胎,安心静气,勿焦躁
另外,在怀孕的这十个月里面,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度的焦躁。
不要天天去听那种特别烦躁的音乐,什么爵士乐、摇滚乐,一定要保持安心,平心静气的静养,多读读书,能听听国学经典是最好的,少动。
我说这个少动不是不动,您别去外边蹦着跳舞,您自己外边走一走。我觉得这个动,一定要适当的动,适度的动。
因为你只有适度的动,你生孩子的时候才容易,您看很多劳动的妇女,生孩子的时候她非常容易,为什么呢?就跟她在怀孕期间,不断地动有关系。
胎教从母亲做起
最主要的是要保持心情的平静,因为你一烦躁,孩了也跟着你烦躁。
那么你说这孩子一生下来以后脾气怎么这么急,你就想想,你怀他的时候,是不是老跟人吵架?
母子之间是相关的,所以我们认为,从中医学的角度讲,胎教是非常重要的。
胎教是实际上是一个泛泛的理念,这个理念其实要求妈妈首先当淑女,这个孩子生下来以后,她就不会很乖戾。
新生儿期健康养护,去胎毒防湿疹
新生儿的阶段,其实只有很短的一个时期,就是一个月。一般呢,我们的孩子是这么划分的。
我们说的初生儿,从分娩开始,一个月以内叫初生儿,月科儿里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到一岁内叫婴儿,从一岁到三岁我们叫婴幼儿,从三岁开始一直到七、八岁我们叫儿童。从七、八岁到十一、二岁我们叫少年。
初生儿的阶段,因为他刚刚离开母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进入了这个社会,进入了自然中,在妈妈肚子里是九窍不通一窃通,肚脐跟妈妈通着,一出生,一窍不通九窍通。
一窍不通九窍通,窍是什么?
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和自然界交换的这么一个通道。
从他开始出生的这一个月之间,一个月的这个过程里面,他已经开始从母体的环境,进入到了我们自然的环境里边,这个环境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这个的适应过程,中医学是非常重视的。
因为这个时候,保护孩子初生阶段,我觉得是我们中医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所以我们看在儿科书里面,对初生儿的孩子,怎么注意他,怎么调养他,都有很多精彩的论述。
我们古代的时候,这孩子出生以后三天,因为他这个脐带刚刚断,这时候给孩子洗澡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肚脐别补水湿了。
五枝饮煎汤沐浴,防治湿疹胎癣
我们古代怎么办呢?不像现在用什么酒精,用什么呢?用五枝饮给他洗澡。什么是五枝饮呢?槐树枝、柳树枝、桃树枝、桑树枝、梅树枝。
为什么要用枝条呢?因为树枝本身就有生发之气,五种枝条给孩子煮完水,洗的那个澡,孩子就不容易得婴儿的湿疹,也不容易得胎癣。
黄连甘草水,去胎黄除黄疸
刚出生的孩子,在七天以内,我们就知道,孩子都有胎黄。《医宗金鉴》介绍可以用甘草水和黄连水给孩子喝。生甘草有清热的作用,黄连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五克黄连、五克甘草备好,然后给它煮成浓浓的水,就是黄连甘草水。在他出生的七天以内,孩子没用明显的味觉,他吃甜的和吃苦的是一个感觉,所以当爸爸妈妈的别心疼,说这么点小孩就让他吃黄连。其实你把这个黄连甘草水用什么呢?用咱们筷子,上面绑上纱布,就变成奶头一样,你就醮黄连甘草水让孩子吮。告诉大家,第一他的新生儿黄疸退得非常快,很快黄疸就没有了,第二终生不长湿疹,因为它把她母亲的胎毒,泻下去了,.一般来讲,我们中医学认为,内里没冷病就不怕吃西瓜,外面的邪气,一定是体内的状态不好了,才给出它创造了一种状态。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他实质上有意无意的会形成一种胎毒,这种胎毒,必须在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把它泻出去。
而且,黄连这个药呢,它还有厚肠胃的作用,它不止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它有厚肠胃的作用,使得我们我们的肠胃健壮。
你看我们成人以后,我们拉稀我们常常吃黄连素。
饮食清淡,慎肥甘厚腻
所以,你让这个刚生的小孩,黄连跟甘草配在一起喝了,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人,对待这种胎黄,这就是所谓的新生儿黄疸和新生儿湿疹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很多地方长辈都有这种做法,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又是鸡汤又是肉汤,结果喝完以后,你看她那舌苔都变得黄腻黄腻的,她根本运化不了。因为母体在生完孩子以后,她整体的机体,是一个恢复的状态,在恢复的状态的时候,她的肠胃功能,比她原来肠胃功能要相对的弱.这时候最好的补养,应该让她喝小米粥,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然后小米里放点大枣。另外,也可以给她喝鸡汤,但这种鸡汤不要把很油的鸡汤给她喝,你把那鸡汤的油撇掉,或者你舀两勺鸡汤,放点清水。也可以喝点骨头汤,猪蹄汤,这都可以。这鸡汤有温补的作用,我们的猪蹄它有通乳的作用,它是能下奶的作用。
婴儿期健康守护,须知变和蒸
所以我们觉得要想新生儿保护好,除了注意他别感冒以外,我认为妈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妈妈突然间得了肠炎。喂奶不适当,得了乳痈,那么你对胎儿的影响就会比较大了。过了这一个月以后,我们的胎儿就进入婴儿的阶段。
什么是婴儿“变”和“蒸”
婴儿在一岁以内的这个阶段,正常的孩子,中医学认为,在一岁以内的孩子中,有那么变和蒸的两个阶段。什么叫变,就是每个孩子生下来以后,每三十二天就要发生一些变化。因为生下来的孩子,他的脏腑都很不充实,外形已俱了,但是里面状态还不充实。所以,他每三十二天脏腑就要发生一些变化。六十四天,智商要发生一些变化。身体的变化叫变,智商的变化叫做蒸。一般一个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十变五蒸。他这个变蒸阶段里边,孩子会产生什么变化呢?有时侯生下来三十二天或者六十四天的时候,孩子会出现一些热,有点发烧。一摸孩子好像比平时要热了。
但是这时候,不一定这时候的孩子发烧,就一定是感染,当母亲的、当姥姥的、当爷爷的要仔细观察,如果这时候他身体有些微热,但是耳朵是凉的,尾巴骨是凉的,说明他是在变蒸阶段中,产生的一种热。
小家伙正在变和蒸呢,小孩在一岁以内,就是三百二十天以内,基本上他是经过了这么一种变蒸的阶段,这个变蒸的阶段,不要轻易的把他看成是疾病。
不要说这孩子稍微一热,您就给他吃药,医院抱,非常值得重视的。就是我们的一岁以内这个阶段里面,他主要是身体在逐渐地完成他的前期的生命准备过程。
这时候智商并没有开,他刚刚开始学会翻、学会坐,刚刚开始长牙,这时候,我们说在半岁以内,要以母乳为主,最好是妈妈的奶。
母乳是最好的营养,在服母乳的过程中,他自身就有一种抗病的能力。
半岁后饮食添加需谨记,荤素同餐
半岁以后,光喝母乳那是不行的,半岁以后就要开始加一些辅食了,加一些面糊、面片,加一些面条,加一些粥,让他开始从奶胖的状态开始向结实的状态走。
吃这些东西,对他的脾胃是一种锻炼。
常常在这时候,孩子的偏食,就容易出现了。比如你吃肉吃得多,他消化肉的那种感觉就特别好。
你给他老不吃菜,等他再大一点,你让他吃菜的时候,他就不吃了。
他觉得这儿咽不下去,从母乳到饮食的这个阶段,至关重要。
一般在半岁以内,天然具有免疫力,所以半岁以内的小孩很少得病,过了半岁以后,孩子就开始要得病了,因为能爬能坐了,这个时候呢就要一定开始注意孩子的冷暖了。
而且这时候,孩子一开始吃主食以后,你要开始注意孩子的大便了。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言传身教很重要
我觉得一岁以内的孩子,爸爸妈妈确实要精心呵护,他自身慢慢在长大,另外他在逐渐地模仿了。
你看一般的小女孩,开化早一些,一岁就会说话了,小男孩一般两岁说话。
她的说话过程是个什么过程,是个不断的耳朵听的过程。
小女孩这时候,她学舌,这个阶段中,爸爸妈妈在孩子的跟前,可要千万要注意了,你别尽老说那些粗话,你要说粗话,她就跟着学粗话,她已经开始,从朦胧状态向学识状态过渡了。
大人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老师。
本文摘自樊正伦教授“中医文化与养生-中华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由中医思维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北京青少年知名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的医生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