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婴儿期锻炼爬行的重要性

本站出品必是精品1教育达人俱乐部,

  有的孩子已经2、3岁了,走路不稳,时常磕磕碰碰,总是摔倒,究其原因,这些孩子中大多数由于大人的过度保护,没有经历过学爬的阶段就会站立,会走了。这些孩子掌握平衡、动作的协调性均较差,再加上腰腿部肌肉力量弱,因此常常摔跤,而且摔倒的姿势也比较笨拙。

  有些人担心孩子会爬了不容易看管,早早地把孩子放进学步车里,认为这样安全,而剥夺了孩子爬的权利。婴儿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翻身、坐、爬、抓东西站立等阶段,身体的运动功能才能协调发展起来。婴儿期超越了爬行训练所带来的影响将延伸到幼儿、学龄前及学龄期,往往造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感觉统和失调等。

  爬行可以增强手、足、胸、腹腰、背、四肢肌肉力量,且锻炼协调性,增加活动量,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宝宝生长,扩大视听、触觉,增强小脑平衡与反应联系,促进脑发育。这对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有良好影响。

  在宝宝对爬不感兴趣时,要尽早让孩子练习爬的动作,不少孩子主要是不会爬才对爬不感兴趣;衣着宜宽松,太厚、太紧都会影响爬的动作;和宝宝一起在地上练习爬,追逐滚动的球。成人先做示范,爬过去拿到球后把球推到小儿身边,对他说:“爬过去,拿球。”如果他不爬,装做摔倒了,做出怪相,宝宝可能觉得很滑稽,也许咯咯笑着慢慢朝你爬去。

  但要注意:爬行不能在软床上练习,最好在硬板床、洁净的地毯或塑料拼图上进行。如果居室狭小,也应尽量创造条件给宝宝留一小块爬行的空间。宝宝应在大人看护下练爬行,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但因为担心出事而限制孩子爬的作法实际是限制了宝宝的探索活动,减少了锻炼机会,对智力发展有害无益。

婴儿爬行期的运动锻炼处方

  目的:

  1.锻炼全身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促进脊柱生理弯曲形成,塑造健美体型。

  2.发展心理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促进婴儿情感、注意、兴趣、需要和能力的发展。

  3.通过本体感觉、位觉、平衡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信息的刺激,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内容与方法:

  1.各个方向的侧爬。

  2.爬上、爬下一个斜面。

  3.在窄长的板上爬。

  4.从一个障碍物的上面或下面爬过。

  能力有所提高后可采用以下练习:

  5.保持抬头、伸背、同侧手臂和腿同步爬行。

  6.交叉手臂和腿的前爬次序,即左臂和右膝向前,随后右臂左膝跟上。

  7.双手臂同时前爬,然后双膝同时前爬,通常称为“兔跳”。

  8.改变方向爬、转向转身爬。

  9.各种方向向后爬。

  10.爬斜木或爬台阶。

  11.膝盖不着地爬行,过渡到蹲起、站立、学走路。

  婴儿学爬先是企图匍匐向前移动,但开始时往往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后退了,这就需要大人的帮助。在他爬行时,你可以用手顶他的脚底,这样会使他有东西蹬着,易于往前爬。只要经过努力有了进步,就要给予他鼓励,例如:提供两个他所喜爱的玩具或美味食品让他爬着去拿到;让他爬着去够你伸出的手臂。

  每次爬行练习时间不要太长,爬3-5分钟左右,让孩子休息一下,多间歇,多次数,每天练2-3次,每次10-30分钟。

  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爬行游戏如:

  拉着一个玩具在地毯上走,让婴儿去抓,要掌握好速度,让他可以抓到,速度逐步地加快。

  滚一个球,让他爬去追并拿到。

  你自己也趴在地毯上爬,让他追你。

  有趣的是,当你们俩的关系调换一下,由你追他,他往往不跑,这是因为大多数婴儿这时不懂得“被追”这概念,直到一岁半以后才明白被追的意思。

  这里介绍一个爬行通过“隧洞”游戏:

  找一个大纸箱,用胶布将纸箱两边开口的翻盖粘成隧洞状,最好在隧洞中铺点质地柔软的铺垫。把一个玩具放在隧洞的另一头,让婴儿爬过去得到它。

  对于婴儿来说,爬着通过隧洞是一个非常神秘和令人激动的游戏,爬着过隧洞也是藏猫猫的一种形式,人忽然不见了,又忽然出现了,就像变魔术一样。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爬行翻越障碍的游戏:

  在地毯上设置简单的障碍物,如大的枕头、沙发垫、大的绒布玩具、纸箱隧洞、椅子(可以从下面钻过去)等。鼓励婴儿沿着设置好的障碍一个一个地翻越:爬过这个枕头,绕过那个玩具动物,从这把椅子下面钻过去,再通过那个隧洞。当婴儿全部完成后,要紧紧地抱他以示鼓励。

  你在前面引路通过这些障碍,让婴儿随在后面,这个游戏会使婴儿很高兴,并会觉得自己很有本领;或者用一个婴儿所喜爱的玩具引路,你在每个障碍物前晃动这个玩具,让婴儿想追上抓到它。

  一定要注意,当看到他追不上而兴趣低下时,要降低难度。

  到婴儿9-10个月时可用玩具在孩子前方向上逗引他从爬过渡到蹲起、站立,并学会掌握站立平衡。

  到婴儿11个月时,一般能在有帮助的情况下走路了。父母教婴儿学走路大多是用手扶婴儿的腋下,或是拉住他的两手帮他进行,逐渐放开一只手,再发展到完全让他自己走。训练婴儿走路的方法,最好是采用“扶棍练走法”,即大人横握短棍的两端,叫婴儿两手握住中间,大人们慢慢向后退,婴儿随着向前走。由于扶棍练走可以使婴儿的平衡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有大人在婴儿眼前,可使他情绪愉快、有安全感,故用这方法学走路比大人拉着婴儿两手走学得快。有些父母用宽布捆住婴儿的胸部,在后边拉着婴儿走,这种方法不利于掌握平衡,也不利于胸廓发育,不宜采用。

  注意事项及要求:

  1.在婴儿活动爬行的范围之内不能有任何尖利的东西,或易碰倒的东西,以免伤害婴儿。

  2.在地上爬行时,可在膝盖上带上护膝,防止婴儿因膝盖磨擦引起疼痛而不愿爬行。护膝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膝关节活动度。

  3.尽量让孩子通过爬行自然过渡到自己站起,如从俯卧到四肢站立,然后从爬过渡到自己能坐起、蹲起,再从蹲到自己站起,并能掌握站立的平衡,孩子就会很轻松地学会走路了。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收藏。^_^

☆感谢您分享我们的文章。^_^

☆欢迎新朋友教育达人俱乐部。^_^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ijiguoyao.com/yrsh/9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