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早期的分离体验,是心理创伤的原型。
内心脆弱、敏感的人,与早期的分离体验有关。心理学研究发现:未曾加工的分离体验,将成为心理创伤。简单来讲,当母亲因为处理事务不能及时照顾孩子时,孩子如何理解这一分离体验,将直接影响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如果孩子坚信母亲还会回来,并且在这段时间里能够独自处理内心的孤独和被抛弃感,在未来的成长中就会越来越自信、坚定且敢作敢为。如果孩子认为母亲将自己丢下、再也不回来了,自己是令人讨厌的存在,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就会变得自卑、怯懦、畏首畏尾。
我们内心敏感与脆弱的来源早期的分离体验早期的分离体验与原始恐惧有关,婴儿担心被父母抛弃后无法独自生活。在婴儿的认知中,哪怕短暂的分离也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他们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会离开。这也未经加工的信息,让他们内心变得敏感而脆弱。他们无法用现有的认知,将这些信息、经验变得有意义,大部分婴儿也都无法将其变得有意义。在未来成长过程中,他们接触到类似信息后就会唤起早期的分离体验。他们仍然不知道如何去处理、理解、解释这些经验,并且将其变得有意义,因而陷入敏感和脆弱之中。长期依恋对象的缺失根据客体关系理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依恋对象是缺失的,那么他内心也会变得敏感和脆弱。包括父母在内身边亲近的人不能够理解、支持、接纳自己,就会造成一种“不在一起”的感觉。尽管你就站在我身边,但是你的心不是跟我在一起的,这就是依恋对象的缺失。个体觉得内心是孤独的,自己的情绪、需要、渴望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变得敏感、脆弱。在成长过程中,总是用一种防御的心理去应对人际关系,就好像别人随时都要否定、拒绝、伤害自己一样。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4%